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生生神学 > 第五章 汪维藩神学思想的特点(5)

第五章 汪维藩神学思想的特点(5)(1/2)

    第五章  汪维藩神学思想的特点(5)

    (4) 本体诠释

    汪维藩说,美国夏威夷大学教授成中英所说的“本体诠释”之“本体”不同于西方哲学的“本体”,他的“本”是指本质、根本,是内在的、心灵的、精神的、不可感知的;“体”是指体现、形体,是外在的、有形的、行动的、可感知的。前者属“形而上”,后者属“形而下”,但两者又都是实际存在的,并且是一种质与形、里与表、中与外的关系。

    汪维藩说,用成中英的“本体诠释”(Onto-Hermeneutics)来解释圣经,中国信徒长期以来为之争论不休的某些神学问题,便不难迎刃而解。如信心与行为问题,它本身就不是一个“半斤八两”的问题,也不是一个有待平衡的“一碗水端平”的问题。当雅各说“身体没有灵魂是死的,信心没有行为也是死的”(雅各书2:26)这句话时,他是用东方人的逻辑思维说明身体与灵魂、行为与信心的表里关系;或者反过来说,是陈述灵魂与身体、信心与行为(具体行动)的“成于中而形于外”的关系。同样,“爱神与爱人”也是个“本与体”的问题,而不是什么此消彼长有待平衡的非此即彼问题,“爱、爱心、神的爱”,都是因信基督耶稣而有的内在生命,是心灵的、生命的根本与本体;而对弟兄、对邻舍的爱则是流露于外的、具体行动的体现与外显同上。

    (5)崇本诠释

    余敦康先生发现,“王弼把《老子》五千言概括成一句话,叫做‘崇本息末’,本末关系就是本体与现象的关系,而所谓‘崇本息末’就是发挥本体对于现象的统帅作用”汪维藩中国新约诠释学创建之刍议见:汪维藩的博客——汪维藩的神学言说。汪维藩说,借用中国传统“崇本息末”思维诠释圣经,就不会本末倒置,舍本逐末,把追求本真的道降格为追求说方言等属灵恩赐;把生命之道降格为一种循规蹈矩的道德宗教。

    (6)场有诠释

    “场有哲学”是美国美田大学教授唐力权创建的,以新的视野和方法来解读、重释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体系,这一哲学所突出的,是天人之间、物我之间、身心之间、神形之间乃至阴阳之间、善恶之间、祸福之间、险夷之间的相依相待与消息转化。

    汪维藩将这一哲学用于圣经诠释,认为人类社会每每是天理与人欲并存,真善美与假丑恶共生,既没有绝对美好的社会,也没有绝对邪恶的社会,只是在不同的历史与地域,两方的比例不同而已。人的责任则在于促进其向善、向上转化而已。保罗既肯定人类社会有许多“真实的(真诚的),可敬的(庄重的、严肃的),公义的(公正的、公平的、公道的),清洁的(纯洁的、廉洁的),可爱的(美好的),有美名的(口碑美好的)等等事物。同时,保罗又指出社会上还存在着“弯曲”(扭曲)和“悖谬”(非法)的事,在当时的罗马帝国,更是以扭曲和非法为主流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