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生生神学 > 第三章 融贯中西(4)

第三章 融贯中西(4)(2/2)

之心”(2):4。汪维藩还从儒家文化所极为推崇的“孝道”观念推出人与后土(意指自然,笔者注)的关系应该是“无违”(《论语·为政》),即人应该顺应自然,不加干涉和破坏,否则将毁灭人类自己。

    三、道家文化的熏陶

    道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游离于政治生活中心之外的立场成为儒家文化有益的、必要的补充和裨益,诚如牟钟鉴先生所说:“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是阳儒**,外儒内道,道中有儒,儒中有道,自为而相因。假如只有儒家而没有道家,中国的传统思想就会失去一半光彩。”,(4):11道家经典是《老子》、《庄子》、《列子》等,魏晋新道家又把《周易》和《老子》、《庄子》并列称之为“三玄”,成为道家根本经典。和儒家的人文主义相对,道家的思想精髓是自然主义,“主张一切都顺应自然,保持事物本来质朴、自得状态”牟钟鉴,林秀茂论儒道互补中国哲学史,1988,(4):14。按照牟钟鉴、余敦康两位先生的观点,道家的自然主义是一种特殊的人文主义,因为其也讲“人”,但强调“用‘天’化‘人’”同上,强调“以人合天”。从自然主义出发,道家提倡“道法自然”、“返璞归真”,认为人应该回归纯朴的自然本性,这样人性才能纯和,社会才能太平。道家自然主义的核心理念是“道”,牟钟鉴先生认为道具有永恒、真实、自然而然和生生不息的特征,道是宇宙自身所固有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既是超越永恒的,又内在于天地万物,是天地万物自身包含的一种状态。道家从“道”这一核心理念出发,提出“道常无为”,或者说自然无为,老子说“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即辅助万物,不随主观意愿去改变自然,而是顺随万物之本性因势利导。怎样引导呢?道家认为万事万物都是变动不居的,但是决定万事万物变动的法则却是不变的,这个总的法则就是“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子》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动”是说任何事物发展到极端,就有一种朝反方向运动的趋向。牟钟鉴先生认为“反”的内涵有四:一曰相反相成,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老子》第二章);二曰正事若反,如“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第四十五章);三曰物极必反,如“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老子》第四十四章);四曰返本归初,事物的运动循环往复,向静态和本初复归。“弱者道之用”是说事物在柔弱中最能显示其强盛的生命力,虽表现为不争、处下、居后、谦让、柔顺、无为,实则生命力深厚,富有韧性,能够以静制动,以柔克刚,是真正的强者牟钟鉴,论老子的“道”东岳论丛,1994,(1):66~70。这就是道家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冯友兰先生认为道家的这一理论是“自然的不变规律”,“对中华民族有巨大影响,帮助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克服了无数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