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仕途的玄机 > 第十章 忠君抗命之际——建武三杰(7)

第十章 忠君抗命之际——建武三杰(7)(1/2)

    第十章 忠君抗命之际——建武三杰(7)

    樊晔任职天水十四年后死于任上。

    永平年间(58—74),东京第二任天子明帝追忆樊晔主政天水时的政绩,以为后来的继任者再无人达到同样的水准,特别下诏赐樊晔家中一百万钱。樊晔的儿子樊融才华俊发,与其父好法家不同,喜欢黄老道家学说,一心治学不肯出仕。

    七 李章明《春秋》

    李章字第公,籍贯河内郡怀县(郡治所在,故城在今河南武陟县西南),祖上连续五世任职二千石高官。

    出身世家的李章自幼学习严氏春秋,此即西京酷吏严延年之弟严彭祖所开创的《春秋公羊传》严氏学派,学成之后任职教授,做过州、郡吏员。更始元年(23)九月,更始帝定都洛阳,任命光武以破虏将军行大司马事,十月渡黄河平定河北。就是在这个时期,李章受到光武征召,进入大司马幕府。幕府属官以长史为首,其次为主管府中官吏选拔任免的西曹,再次则是主管二千石级别官吏以及军吏选拔任免的东曹,李章被安排在东曹,任东曹掾的下属{17},随后几年间多次跟随光武帝讨伐地方割据势力。

    光武即位后拜李章为东郡阳平县(故城即今山东莘县治)县令。河北在春秋战国时期大致属于赵国、魏国,王莽末造天下鼎沸,当地豪强发展成地方武装屯聚一方,李章面对的是清河郡大姓赵纲{18}。赵纲在县界(同时也是郡界)筑起坞壁,修缮盔甲砥砺兵器,成为当地的祸害。李章到任后设置一次宴会,专门邀请赵纲赴宴。赵纲对此次邀请显然不敢轻视,他佩带文剑,身着羽衣,带领随从百余武士来到。李章与赵纲对饮相谈,随后乘其精神松懈拔剑斩杀赵纲,事先安排的伏兵也将赵纲的亲随悉数杀死。剪除魁首之后,李章迅速点兵杀奔坞壁,一举攻克,吏民遂安。

    李章一举奠定了阳平县的安定局面,其计谋并不叫人过于惊讶,叫人惊讶的倒是身为一介儒生却能手刃敌将。这正是光武中兴诸将的一大特点,虽为武将但迹近儒生,云台二十八将中,邓禹年十三即能诵读《诗经》;冯异好读书,通《左氏春秋》、《孙子兵法》;贾复从小好学,学习《尚书》;耿弇从其父耿况学习《老子》;其他如寇恂、祭遵、李忠也都雅好经传,为将或任职地方时,往往选用儒生为属吏,或者大兴学校;朱佑、郭凉、窦融、王霸、耿纯、刘隆、景丹也都好学儒家经典。光武的开国功臣,已和高帝手下的亡命无赖之辈大不相同{19}。个种原因,一是光武本人即好儒术,少时曾赴长安太学学习《尚书》,另一方面也可以见及百年间儒家学说确实已经深入帝国每一个角落了。

    李章后又迁任千乘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