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仕途的玄机 > 第八章 恃功而骄之祸——昭、宣二田(5)

第八章 恃功而骄之祸——昭、宣二田(5)(1/2)

    第八章 恃功而骄之祸——昭、宣二田(5)

    种种迹象表明,田广明也好、霍光也好,已经摆明态度要全力解救田延年,即使传递信息的杜延年,一言不发也应该是默许这样的观点的。

    田广明立即派人将大将军以及他本人的想法和处理办法告知田延年。然而田延年的反应出乎所料,就算侥幸得到朝廷从宽处理,我又有什么脸面进入监狱,叫满朝大臣指着我笑话,让狱卒和刑徒在背后吐我吐沫。田延年说完就把自己单独关在斋舍,偏袒一臂手持一刀来来回回地踱步。几天之后,有使者来召田延年去见廷尉。听到诏令下达时的鼓声,田延年拔剑自刎了,随后其侯国被取消。

    田延年的单纯天真一目了然,他在未央宫时的举动,他明目张胆的叫人难以相信的贪污手法,与其说是胆大妄为,不如说全无心计。田延年本质上不是一个厚颜无耻之人,他做不出宁成那样忍辱偷生的举动。霍光和田广明明确暗示要将他救出来,他依然不愿意承认贪污,他知道此事并不光彩,却只会幼稚可笑地抵赖。

    观察田延年在得到田广明的信息之后的举动,可知他更加坚信霍光等人绝不会见死不救,所以他没有立即自杀。而拒绝这样的解救模式,或许是因为他还希望霍光能动用手中的绝对权力将此事不了了之。问题是霍光和田广明是彻底的政客思维,在他们的想法之中受点屈辱算不上什么,况且以霍光帝国权臣的地位不可能蛮不讲理,既然证据确凿,那就必须要给予处罚哪怕是象征性的处罚以杜天下人之口,事态平息之后再次起用也绝无不可。

    但是田延年的自尊在于即使获救也不能忍受屈辱地获救,这是他拒绝的原因也是他等待的原因。等到最后的鼓声响起,田延年知道自己的希望落空,但是就算这个时候他依然可以选择接受被捕,然后等着霍光和田广明毫无悬念地将他释放出去。不过田延年的脸皮尚未厚实到食言的地步,势成骑虎也就只有自杀了。

    田延年自杀在本始二年(前72)春夏之交,先于田广明之死一年。他一生功业最为辉煌者即是在未央宫按剑定议,这为他赢得了历世不绝的赞誉。东京质帝驾崩后,太尉李固建议大将军梁冀慎重选择嗣君,其书中援引霍光废昌邑王立宣帝的先例时,对田延年极力称赞:“昔昌邑之立,昏乱日滋,霍光忧愧发愤,悔之折骨。自非博陆忠勇,延年奋发,大汉之祀,几将倾矣。”

    本传记载田延年在河东太守任上“选拔尹翁归等以为爪牙,诛锄豪强,奸邪不敢发”。观察未央定策、强夺茂陵富商可知其人性格之悍猛。与宁成赏识张汤、赵禹赏识任安和田仁、张汤赏识尹齐等四人、义纵赏识杜周一样,他所看重的尹翁归后为本朝名臣,“世称田延年为知人”。

    【注释】

    ①《汉书》卷九十《酷吏传》载,田广明到任岁余公孙勇谋反案发生,可知田广明任淮阳太守在征和元年九月至征和二年九月之间。

    ②魏、江、苏三人载入《汉书》卷十七《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跻身武帝在位五十四年零一月期间所封八十九侯之列,袁干为关内侯不入该表。

    ③袁氏的源流详见于《新唐书》卷七十四下《宰相世系表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