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仕途的玄机 > 第五章 皇权浇灌的恶——义纵、王温舒(1)

第五章 皇权浇灌的恶——义纵、王温舒(1)(2/2)

出政绩的自然是朝廷的奖励,义纵先任长陵(高帝陵,今陕西西安市北)县令再任长安县令。

    前文已述本朝按照政务难易区分剧郡、平郡,天下郡国中以三辅拱卫京师而为地方之首。县的分类也同此理,长陵为左冯翊下属二十四县之一,长安为京兆尹下属十二县之首,又是天子所在,两县均属剧县之列,故而义纵出任长安县令名为平调实际却是升迁。

    长安县令任上的义纵依然不畏豪强,甚至把王太后的外孙也就是武帝同母异父的姐姐修成君的儿子仲逮捕归案。不管王太后对此会作何感想,武帝却因为此事而确定义纵果有能力,升迁他为河内郡(治怀县,今河南武陟西南)都尉。到任后的义纵拿出郅都的手段,直接将当地豪强大族穰氏族灭,河内号称道不拾遗。

    显然,武帝对义纵的工作极为满意,再次予以升迁,拜为南阳太守。可以想见义纵在接到这个任命时脑海中会立刻闪现出一位长须飘飘的威武男子,而且在赴任南阳的路上他还要途经这个男子的辖区。这个男子就是宁成。

    义纵离开河内赴任南阳,需要途径函谷关才可抵达。他早已听说宁成的酷吏名号,这个成名于景帝时期的前辈实在是帝国官场中的传奇。宁成曾与郅都共事,历任中尉四年、内史一年,甚至如今的帝国第一酷吏廷尉张汤都曾经是他的掾属,获罪下狱后越狱而逃,经商十余年又成为南阳豪富,烈士暮年还能得到武帝的垂青。元朔年间武帝曾打算重新起用宁成为太守,御史大夫公孙弘坚决反对,说他在山东任职小吏时宁成担任济南都尉,此人治理济南被称为“驱狼牧羊”,如此残暴绝不可以出任一郡之守。于是武帝改任宁成为函谷关都尉。宁成重新进入官场,仅仅复出一年就赢得了“宁见乳虎,无直宁成之怒”的名声,就是说宁可遭遇产崽哺乳的母虎也不要触怒宁成,可见酷吏本色没有因为岁月的流逝和年华的老去而有丝毫的磨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