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仕途的玄机 > 第四章 至尊者的罪身——张汤之殇(37)

第四章 至尊者的罪身——张汤之殇(37)(2/2)

葛刘郑孙毋将何传》。

    {26}《廿二史札记》卷四之《东汉功臣多近儒》;《后汉书》卷一下《光武帝纪下》载,“(光武帝)退功臣而进文吏”。

    {27}《续汉书》志第二十四《百官一?太尉》,应劭《汉官仪》曰:“世祖(刘秀)诏:‘方今选举,贤佞朱紫错用。丞相故事,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但既然说是“丞相故事”,显然是西汉时即已经施行。

    {28}杨生民著《汉武帝传》,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版,第96页。

    {29}提及武帝朝经济政策世人多言东郭咸阳、孔仅、桑弘羊而忽略张汤。币制改革、盐铁官营、告缗令等重大经济政策的具体组织者为东郭、孔、桑等主管经济的大臣,此一时期主政者是张汤,他作为主要决策者全面参与并以严刑峻法为后盾强制推行是这些政策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司马迁在张汤本传中明确指出三项政策都是由张汤奏请武帝实施、《平准书》中也指责张汤为武帝敛财的罪过大过桑、孔二人。详阅《十七史商榷》卷十二《汉书六?张汤孔仅桑弘羊》。

    {30}如此论述只是为明确说出盗铸的原理,更为普遍的操作手法是,用特制工具从足额重量的铜钱上磨取铜屑,然后将铜屑熔炼铸造成新铜钱。《汉书》卷二十四下《食货志下》载:“有司言三铢钱轻,轻钱易作奸诈,乃更请郡国铸五铢钱,周郭其质,令不可得摩取鋊。”“鋊”即是铜屑。

    {31}吴慧《桑弘羊研究》(齐鲁书社,1981)第204页注②,转引自《汉武帝传》。

    {32}《复古第六》中“铁器兵刃,天下之大用也”的后一句即是“非众庶所宜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