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明朝一哥王阳明 > 第十章 目标!朱宸濠(3)

第十章 目标!朱宸濠(3)(2/2)



    事实上刘养正这么说也没错,朱宸濠是一个文学造诣很高的藩王,一度跟唐伯虎打得火热,要不是他非得造反吓跑了后者,搞不好还能传为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王阳明很清楚,再纯粹的东西沾上政治也会变味儿,因此开玩笑道:“宁王舍得去掉王爵,来赣州做我的学生?”

    刘养正见他不为所动,只打太极,叹了口气道:“宁王去不去爵倒在其次,只是皇上总爱出巡,国事也不打理,这样下去如何得了!”

    王阳明一愣:这么快就摊牌了?

    还没等他反应过来,一直没说话的老愤青李士实抛出了更劲爆的言论:“世上难道就没有汤武(商汤、周武王)吗?”潜台词是应该有人起来革命才对。

    王阳明平静道:“汤武再世也需要有伊吕(伊尹、姜子牙)来辅佐。”(很显然不是你俩)。

    李士实:“有汤武就有伊吕!”(很显然就是我俩)。

    王阳明依然平静:“有伊吕还怕没有伯夷叔齐吗?”(即使你们有帮手,国家还有许多我这样的忠臣来维护)。

    刘养正见王阳明态度坚决,拉拢没戏,准备告辞。就在这时,王阳明做了一个让他后悔一生的决定——让弟子冀元亨随行,去南昌为宁王讲学。

    后悔归后悔,但就当时的情形而言,不可能有比这更好的决定了。

    原因很简单,虽然朱宸濠备战已久,但造反毕竟不是造谣,稍有差池就将万劫不复。所以,当他知道了王阳明拒不合作的情况后,完全有可能因为各种顾虑而放弃谋反。一旦朱宸濠不反了,那他就是名正言顺的宁王,虽说明朝藩王无权无势,但毕竟是皇族成员,收拾区区一个南赣巡抚还是绰绰有余的。因此,王阳明说话不说死,日后好相见——作为封疆大吏我不便擅离职守去给你讲课,但我给你面子,让我的学生代我去,这还是可以的。

    另一种可能则更糟一些,朱宸濠得知情况后,决定孤注一掷,仍然要反,那么冀元亨此行便可摸清宁府的情况,以便王阳明早做准备。

    冀元亨和徐爱一样,对王阳明忠心不二,当年参加乡试时,考官以“格物致知”作为策论题目,冀元亨完全无视朱熹那一套,只按王阳明的观点来回答,搁到今天搞不好网上又多一篇“高考零分作文”。谁知冀同学人品大爆发,考官也能不拘一格降人材,愣是让他给录取了。

    冀元亨随刘养正二人一入南昌,发现局势比他想象得还要糟糕,来历不明的人在街头成群结队地出现,拿着刀剑招摇过市,地方官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谁也不敢管。

    朱宸濠对冀元亨倒是礼遇有加,好吃好喝招待着,引为上宾。冀元亨大大咧咧,该吃吃该喝喝,四处玩乐,每天都拿一堆打着“宁府造反集团有限公司”名号的发票找朱宸濠报销,一点不拿自己当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