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坏世界研究 > 第二节 政治的伦理学转向(6)

第二节 政治的伦理学转向(6)(1/2)

    第二节 政治的伦理学转向(6)

    如孔子所揭示的,无论大利小利,人们都经不起考验。当然,孔子只是说,总有些人见利忘义,但并没有说所有人都见利忘义,因此孔子对复礼怀有顽强的企望。最后的希望在于儒家力推的“见贤思齐”的榜样模式王庆节曾经论证说,中国伦理学是“示范伦理学”(参见《解释学、海德格尔与儒道今释》,247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就是克己修身,以身作则,上行下效,最后达到普遍的见贤思齐。儒家相信光辉的道德形象必有吸引力,于是精心打造各种正面形象,圣人、仁者、善人、君子之类。可惜儒家并不理解榜样问题的要害。榜样被编造成什么模样,这是相对次要的事情,重要的是“道德榜样”是否同时是“成功榜样”,就是说,道德榜样必须与利益上的成功榜样是一致的。如果不一致,榜样就失去魅力,因为人们真正感兴趣的是利益上的成功,而不是做一个形象很光辉但在利益上很失败的人。视功名利禄如浮云粪土的伟人高人毕竟凤毛麟角,只能是人们景仰和颂扬的对象,而不可能成为实际上的模仿对象,在社会解释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从“坊记”篇看出,孔子也深知榜样的力量绝非无穷。法家尤其怀疑榜样的教化作用,商鞅指出:“仁者能仁于人,而不能使人仁;义者能爱于人,而不能使人爱。是以知仁义之不足以治天下也”《商君书?画策》。。仁者能做的仅仅是自己成为仁者,而不可能把他人变成仁者。“不能使人仁”与“推爱不远”是儒家的两大局限。榜样和推爱永远值得称颂,但无法克服社会各种难题。榜样和推爱都只是或然有效而非必然有效的策略,所以是不可靠的治理。

    “榜样”揭示了一个深刻的制度问题:如果一个制度不能在德与利之间建立一致性,就必定导致失败社会。儒家社会所以最后无法坚持,与其说是因为现代化的挑战,还不如说自身失去力量。儒家虽有伦理理想,却事与愿违,问题在于儒家社会的制度安排并没有使有德之人更多受益,反而损害有德之人的利益。亲亲尊尊与任贤使能是互相矛盾的,因为亲亲尊尊的结果是用人唯亲和论资排辈,而只要不能做到任贤使能,就在事实上使道德榜样失去号召力而导致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下降。儒家思想的自相矛盾是由儒家没有充分理解政治造成的,它在继承周思想时把政治和伦理混为一谈。在周思想中,政治与伦理是有分别的。周之分封优先了亲亲关系,这可以理解,没有人会把既得利益拱手相让。但周在政治治理上强调德治,以无私治亲、任贤使能、养民利民为首要任务,以公正治理去弥补起始的偏私分配,这显示出周公们清楚的政治意识。亲亲与任贤本来可以没有矛盾,亲亲的有效领域是生活关系,而任贤的有效领域是政治管理。当儒家把伦理与政治混为一谈,也就平白制造了自相矛盾。德与利无法统一,这对于儒家是个釜底抽薪的打击。一种意识形态或主流话语高扬什么价值,这不说明问题,重要的是实际生效的社会奖励,即做什么样的事情和怎样做事情能够获得什么样的收益。假如主流话语认为道德光荣而缺德可耻,可是在实践中缺德更能获利,那么等于证明了缺德才光荣,道德榜样变成了摆设。所以,政治的关键问题是,是否存在某种制度安排,使得人们好德胜过好利?答案只能是:除非一种制度使得有德是获利的必要条件,否则善就没有诱惑力。

    即使仅就伦理学而言,儒家也有严重失误。一种规范是否具有正当性,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