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坏世界研究 > 第六节 德策略与和策略(4)

第六节 德策略与和策略(4)(1/2)

    第六节 德策略与和策略(4)

    周经验中另一个可能更有价值的政治策略是“和策略”。如果说德策略要解决的问题是“政府必须对人民做什么”,那么,和策略则试图解决“不同利益主体如何形成合作”的问题。和策略可以用于创造良好的国际关系,也可以用于创造良好人际关系。中国思想从来反对“争”,无论是政治还是伦理或者美学都是为了达到“和”的效果,“和”几乎是中国最根本的精神实质。不和源于自私,这是全部政治和伦理困难的根源,管子曰:“私者,乱天下者也”《管子?心术下》。。无论是平均、共产、福利制度、个人权利制度,如此等等,都不足以解决自私所导致的冲突。中国思想想象了一种能够必然形成合作的和策略,至今极具重大意义。

    和的概念源于一种有和声功效的多管古乐器。这已经蕴含了调和多样性使之相辅相成的含义。从《尚书》看,和是保证从各国到万民等等不同主体间合作关系的原则,所谓“协和万邦”《尚书?尧典》。、“和恒四方民”《尚书?洛诰》。。和的意义本来很明确:和就是最好的合作策略。后来由于不明原因而一度产生了理解上的混乱,人们分不清“和”与“同”的意义,以至于春秋时出现了关于“和”与“同”的争论。据《左传》:“公曰:唯据与我和夫!晏子对曰:据亦同也,焉得为和?公曰:和与同异乎?对曰:异。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故《诗》曰:亦有和羹,既戒既平。鬷嘏无言,时靡有争。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清浊,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君子听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故《诗》曰:德音不瑕。今据不然。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左传?昭公二十年》;也见于《晏子春秋?外篇第五》。。又据《国语》,史伯曰:“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