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坏世界研究 > 第一节 理论假设的政治初始状态(6)

第一节 理论假设的政治初始状态(6)(1/2)

    第一节 理论假设的政治初始状态(6)

    荀子把共存看做是任何一个人的存在条件,合作先于冲突,并且,分利不均导致冲突,这是极其深刻的见识。如果没有这个社会化的假设,就简化成了霍布斯的自然状态。从自然冲突很难必然推出社会合作的要求,这是霍布斯版初始状态的一个漏洞。霍布斯把初始状态看做是自然状态,完全没有社会性,这一极端化的假设虽然使冲突显得尤其惊心动魄,但也使得从冲突向合作的演变缺乏必然理由,甚至连可以借力的条件都没有,似乎全靠偶然天才的制度发明,这难免可疑。假如按照霍布斯条件,个人之间的冲突虽然时有发生,但并不必然发展成为持续冲突,既然冲突使双方利益受损,双方很有可能选择互相回避而不一定冲突到底,除非其中一方具有胜者通吃的绝对实力(连动物都具有这一简单选择意识),否则,互相回避,各过各的生活,就是最好的选择。假使人们都异常好勇斗狠,坚决冲突到底,这样就更不会突然改变主意去寻求合作。冲突并不能自动转化为合作,除非出现新的变量。霍布斯版缺乏把冲突转为合作的变量,所以说他们设计是不够严格的。荀子把共存看做是一个初始条件,这就避免了霍布斯的困难:人们只有互相依存才能生存,初级水平的合作足以建立人们对合作好处的依赖性,于是,生存压力和合作的诱惑构成了人们寻求更好合作之道的必然理由。初始状态的真正难题是,不完善的初始合作不能保证合理的利益瓜分而导致了冲突。无论人们多么自私,多么希望能够多占便宜,但终究不愿意放弃合作的好处,于是只好去改善初始的合作关系而发展出比较成熟合理的合作制度。在这个意义上,荀子比较可信地解决了从冲突到合作的必然转变问题。

    荀子的初始状态问题还有尤其深刻的另一层含义:尽管合作是人们生存的必要条件,但人们还是一定会发生冲突而破坏合作,因为人们太容易利令智昏,总是忍不住试图以更巧妙的策略去形成对己特别有利的不公正合作,因此,合作是产生冲突与合作的循环矛盾和技术升级的条件。这一悖论揭示了不可救药的人性,暗示了冲突和合作将是永远不能彻底解决的问题。可以发现,无论去设想冲突在先,还是合作在先而后冲突,都同样把问题落实在“冲突”上:给定人人自私,合作是如何可能的?什么才是众望所归的合作原则? 荀子相信分配公正问题(所谓“分义”)是政治的核心问题,只要解决了分配公正,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这个看法非常接近现代观点,比如罗尔斯的理论。

    虽然荀子的初始状态版本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