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一寸山河一寸血4·万里烽烟 > 第二十九章 这个冬天不太冷(2)

第二十九章 这个冬天不太冷(2)(2/2)

有结束。

    2月14日,张自忠下令反攻,第十三师团败退六十里,成为第十一军中损失最大的一个师团。这就是著名的“襄东大捷”。

    在针对武汉的冬季攻势中,第五战区是战绩最大的战区,而第五战区又以右翼兵团最为出众。鄂北民间对《三国演义》人物如数家珍,老百姓此后便称张自忠为“活关公”。

    不过就全国而言,在整个冬季攻势中,第五战区的战绩也仅能列于第二,居于首位的是第八战区,这个战区的扛鼎人物就是久违的“射雕英雄”傅作义。

    讨债的和躲债的

    人活于世,往往站得有多高,跌得就有多狠。当年的绥远抗战,使傅作义一夜之间名扬天下,但是到了太原保卫战,经典并没能够延续,作为善守之将,一天之内就丢掉了太原,不管如何都是说不过去的。

    那一次傅作义真的是被摔惨了,不仅砸了牌子,其绥军主力第三十五军也是元气大伤,到撤出山西时,每个团仅能收容三四百人,连编成一个营都困难。

    傅作义不得不厚着脸皮去找阎锡山,老西十分干脆——缺人吗?好,给。缺装备吗?好,给。

    爽快得就像变了个人一样。

    不过傅作义很快就发现,他这位老长官从来就没有算漏账的时候。

    二战区司令长官告诉他:你让董其武去给我把太原收复过来。

    听得此言,傅作义的嘴巴都快咧到耳后去了。

    我的天,太原又不是红格尔图,那里如今是日本第一军司令部所在地,周围光防守工事就里三层外三层,别说收复了,去碰一下,手都得烫出泡来。

    可是老西既然这么说了,你就得去做,要不然他凭什么给你人枪?

    傅作义想了想,把胸脯一挺:收复太原责任重大,派董其武恐怕无济于事,我愿意领三十五军亲自出征。

    老西其实巴不得如此,一看傅作义这么主动,当然没有不高兴的道理。

    可傅作义哪有这个实力真的去收复太原,他是怕董其武被派上去后,不明究竟,傻乎乎地被打得精光。

    他已经想好了,丢了太原就是欠了阎老板的,除非对方闭眼,否则你就别指望他会将这笔债务自动清零。

    跟上这么一个长官,也算是卖煎饼的说梦话——摊上了。

    躲债,必须的。

    怎么躲,还是得回到草原上去,绥军是从那里发家的,只有在天苍苍野茫茫的辽阔大地上,才能重新找回胜利和自信。

    于是,傅作义在出击后,明着奔太原去,实质却是打了个擦边球,到绥南去扫了一下。

    扫的目的,不是要攻城占地,而是制造声势——我傅作义又回来了。

    至于收复太原,大家出来都是骗骗阎老板的,各路部队大多是虚晃一枪,反而傅作义孤军深入,被日军给包围了。

    傅作义趁深夜突围,不过突围后他回的不是山西,而是绥西的河套。

    你看,不是我不卖力,是其他伙计不用心,你且让我好好训练一下,再收复太原不迟。

    人脱身之后,不久关系竟然也脱离了。

    在第一次南岳军事会议上,战区重新划分,傅作义被任命为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而第八战区司令长官朱绍良长驻兰州,实际上完全独立出来。

    回到绥远的傅作义如鱼得水

    阎老西没法再来讨债了,我老傅不再是房奴、车奴,我是我自己的主人。

    第八战区身负保卫兰州这一国际运输站兼空军训练基地的重任,在接到发动冬季攻势的命令后,朱绍良是根本没有空跑出来袭击日本人的,这个活只能交给傅作义,而老傅等的就是这么一个机会。

    把河套作为自己东山再起的起跑点,说明他的眼光果然独到。

    这个地方堪称绥远的明珠,凡米粮鱼肉应有尽有,且襟山带河,易守难攻,早在西汉时,就是军队屯田,以抵御匈奴骑兵的绝佳所在。

    傅作义在河套招贤纳士,屯田练兵,使得绥军在短时间内又恢复了过去的虎虎生气。

    风吹草低见牛羊,纵马驰骋的时候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