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建国方略 > 第一计划(3)

第一计划(3)(2/2)

设,所过皆人迹稀罕,只基于政治上军事上理由,有如西伯利亚铁路之例,而不知铁路之所布置,由人口至多以达人口至少之地者,其利较两端皆人口至多之地为大。兹之事实,盖为彼辈所未曾闻。请详言其理。夫铁路两端人口至多之所,彼此经济情况大相仿佛,不如一方人口至多、他方人口至少者,彼此相差之远。在两端皆人口至多者,舍特种物产此方仰赖彼方之供给而外,两处居民大都生活于自足经济情况之中,而彼此之需要供给不大,贸迁交易,不能得巨利。至于一方人口多而他方人口少者,彼此经济情况,大相径庭。新开土地从事劳动之人民,除富有粮食及原料品,以待人口多处之所需求而外,一切货物,皆赖他方之繁盛区域供给,以故两方贸易必臻鼎盛。不特此也,筑于两端皆人口至多之铁路,对于人民之多数无大影响,所受益者惟少数富户及商人而已;其在一方人口多而他方人口少者,每筑铁路一咪开始输运,人口多处之众必随之而合群移住于新地,是则此路建筑之始,将充其量以载行客。京奉、京汉两路比较,其明证也。

    京汉路线之延长八百有余咪,由北京直达中国商业聚中之腹地,铁路两端之所包括,皆户集人稠之所;京奉路线长仅六百咪耳,然由人口多处之京、津,开赴人口少处之满洲。前者虽有收益,则不若后者所得之大。以较短之京奉线,方诸较长之京汉线,每年纯利所赢,其超过之数有至三四百万者矣。

    故自理则上言之,从利益之点观察,人口众多之处之铁路,远胜于人口稀少者之铁路。然由人口众多之处筑至人口稀少之处之铁路,其利尤大。此为铁路经济上之原则,而铁路家、资本家所未尝发明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