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先秦(29)(2/2)

立下遗言,传位给二弟余祭,并且提出,二弟死后传三弟余昧,传到最后,四弟季札终于可以无可推诿地合法当上国君。于是诸樊二弟余祭立为吴王。吴国王位继承制由此从传子改为传弟。

    吴王余祭(前547——前531)十七年死,三弟余昧立。吴王余昧(前530——前527)四年死,遗命传王位给四弟季札。季札仍是不肯为王,逃走了。吴国大臣们商量说:“先王有命,兄终弟立,一定要让季札当上吴王。如今季札逃走了,只能立刚死的吴王余味的儿子为王了。”于是立吴王余昧的儿子僚(前527——前515)为吴王。

    吴王诸樊的儿子公子光,心中不服,认为季札既然不愿当吴王,自己是长兄诸樊的儿子,王位应该由自己来继承。因此,公子光秘密蓄养各种人材,为篡位作准备。

    这时候,正好伍子胥从楚国逃亡到吴国来。伍子胥的父亲伍奢,原是楚平王的太子太傅,因谏劝楚平王而被杀,其兄伍尚亦同时被诛,伍子胥便逃往吴国寻求为父报仇的途径。伍子胥到了吴国,对吴王僚盛谈出兵攻打楚国的好处。公子光说:“伍子胥的父兄为楚平王所杀,他这样说只不过是要为自己报仇罢了。对吴国并没有什么好处。”吴王僚于是不肯伐楚。伍子胥渐渐的也就看出来,公子光有代吴王僚执掌国政的图谋,便找到一个勇士专诸,推荐给公子光。公子光果然大喜,于是以客礼接待伍子胥。伍子胥回避到郊区去耕种为生,等待机会。

    吴王僚十一年冬,楚平王死了;吴王僚十二年春,吴国利用楚国死了国君的机会出兵伐楚。吴王僚派自己的两个弟弟公子盖余、烛庸带兵攻打楚国,使叔父季札出使到晋国,观察各国诸侯的形势。吴兵入楚后被楚军包围。于是公子光认为,这个时机大有利于篡位,便对专诸说:“现在不动手,还待何时?我是真正的吴王后代,早就应当立为吴王,我现在要下手了。叔父季札哪怕是回来了,也不可能废掉我的王位。”专诸说:“王僚是能够杀掉的。他母老子弱,两个弟弟又被围在楚国。如今吴兵外困于楚,内无骨髓之臣,对你的登上王位是无可奈何的。问题是我如果为你而死,我的家属需要有人照顾。”公子光说:“你为我而死,我活着,就等于你也活着,你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这年四月,公子光请吴王僚到自己府第饮酒,而在地下室内预先埋伏了自己的死党。吴王僚赴宴,自王宫到公子光家的一条路上,一直到公子光家中的门阶、户席,全是吴王僚的亲兵,人人持有双刃之刀。公子光伪装做足痛,进入地下室,使专诸将匕首藏在烧熟的全鱼中送到席上,然后当场拔出匕首刺杀吴王僚,专诸也被吴王僚旁边的卫兵刺死。公子光于是代立为吴王,是为吴王阖庐(前514——前490)。吴王阖庐乃任命专诸之子为卿。

    季札从晋国回吴后,木已成舟。季札说:“只要先君的祭祀照常,社稷有主,我承认现在的国君。哀死事生,以待天命。”于是哭于吴王僚墓前,向已死的吴王僚报告晋国之行的情况,然后归位以待新国王的命令。吴王僚的被围于楚国的两个弟弟公子烛庸和公子盖余,听到吴王僚被弑的消息,乃带着吴兵降楚。

    吴王阖庐元年,任伍子胥为行人,和他商量军国大事。按春秋时行人管朝觐聘问之事,是一个重要的官职。伍子胥后来在吴王阖庐九年时,随吴王伐楚,大胜,入楚都郢城,伍子胥掘楚平王之墓,鞭楚平王之尸以报父兄被杀之仇。

    (取材自《史记·吴太伯世家》、《史记·楚世家》、《左传·昭公二十年、昭公二十七年》)

    79.楚昭王不肯移祸

    吴王夫差发兵攻陈国,楚昭王(前515——前488)引兵救陈。

    楚昭王二十七年十月,病于救陈军中。天上有红云如大鸟,夹着太阳而飞。楚昭王问于周太史,周太史说:“天象有害于楚王,但是如果移祸于将相,楚王病可以愈。”楚国将相听说以后,都愿意以自身祝祷于神,以求代替楚王受灾。楚昭王说:“将相是孤的股肱,如果移祸于股肱,还不是和在孤身上一样吗?”不许将相们代己受祸。又占卜,卜下来认为是黄河为祟,于是,楚国大夫们请祈祷于黄河。楚昭王说:“自从先王受封于楚,从来只祭境内的江、汉二水,黄河不经楚境,孤不可能获罪于河。”不许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