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历史的玄机 > 吕不韦——政治就是他的一笔买卖(2)

吕不韦——政治就是他的一笔买卖(2)(2/2)

一度强盛,并列为五霸之一,但其势力并没有越过关中,不久又衰落下去。直到战国时的商鞅变法之后,秦的国势才迅速壮大起来。历经惠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四世的武力征服,秦对山东六国已占有很大优势。商鞅变法时立有“计首授爵”、“尚首功”的政策,即在战争中以斩获敌人首级的数量以赏军功。这项政策对提高秦军的战斗力,无疑会起到促进作用;而它的副作用也是明显的,造成秦军在战争中杀戮过重,乃至大屠杀的严重恶果。大屠杀引起了山东六国的惊恐和拼命抵抗,使秦在统一战争中遇到了极大的障碍。连坑杀赵卒四十万的秦将白起也看到了大屠杀的严重后果,所以当昭襄王再次派他率兵攻打赵都邯郸时,白起就坚不受命,力劝昭襄王不要出兵。

    但秦昭襄王迷信武力,一意孤行,乃先后派王陵、郑安平两次伐赵,结果都是损兵折将大败而归。主帅郑安平降赵。事实说明秦若不放弃“计首授爵”和“尚首功”的大屠杀政策,要想取得统一战争的胜利是不可能的。吕不韦当政期间,改弦更张,施行“王者之治”,提倡“义兵”。吕不韦所讲的“义兵”,其“入于敌之境,则民知所庇矣,黔首知不死矣。至于国邑之交,不虐五谷,不掘坟墓,不伐树木,不烧积聚,不焚室屋,不取六畜;得民虏奉而题归之,以彰好恶;信与民期,以夺敌资”。“克其国,不及其民,独诛所诛而矣。”“义兵”就是为民除害,而不扰民,更不乱杀人。这样,“义兵至,则邻国之民,归之若流水,诛国之民,望之若父母,兵不接刃,而民服若化”。正由于吕不韦提倡“义兵”,放弃了“计首授爵”政策,在他当政的13年期间,除秦王政二年“麃公将卒攻卷,斩首三万”外,再没见大屠杀记录。之后尉缭子继续执行吕不韦的“义兵”政策,减少了统一战争中的阻力,使秦得以势如破竹而统一山东六国。

    古今中外所有国家在制定兴国方略时,都有个收罗人才、重用人才的问题。战国时期形成的养士之风,就是收罗人才、争取人才的体现。吕不韦招致宾客三千,不仅仅是为了编一部《吕氏春秋》。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一语道破了其真实目的:“文信侯招致宾客游土,欲以并天下。”吕不韦招致宾客游士,包括编写《吕氏春秋》在内,都是为统一天下服务的。事实上,吕不韦这一目的基本达到了,如提倡“义兵”扭转了秦统一战争的形势。吕不韦招致的宾客中有一位荀卿的高足上蔡人李斯,后来当上了秦始皇的廷尉、丞相。他实际是秦始皇统一六国政治路线和军事战略的执行人。据此而说吕不韦是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奠基人是并不过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