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历史的玄机 > 张居正——救时宰相(2)

张居正——救时宰相(2)(2/2)

豪强地主的利益,所以遭到了他们的抵制和反抗。有些地方官在清丈田亩时很不认真、很不得力,有的甚至公开庇护豪强,迟迟打不开清丈局面。张居正运用考成法,严厉督查各级官员认真清丈,对妨碍清丈的宗室、豪强严加惩治。最终清丈田亩工作冲破重重阻力,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

    张居正的改革使国家的经济状况有了改善,财政收入有所增加,国防力量也得到了加强。但由张居正个人主导的这场改革的成功,也预示其身后隐伏的危机。

    越是卓有成效的改革越容易树敌。张居正的改革无疑也触动了贵族阶级的利益,自然得罪了不少人。他们千方百计要与其作对。也有的人与张居正政见相反,甚至嫉妒他的才能和权力。他们认为张居正以宰相自居,事无大小,都要听他的命令,实在专横霸道。种种不满和矛盾不断地困扰着张居正,给他的改革带来了相当的阻力。

    公元1582年,张居正病逝后,神宗下诏罢朝数日,并追封他为上柱国,赐谥文忠。在赐谥时,神宗对于张居正的功勋业绩的评价是相当高的。

    然而,张居正尸骨未寒,时局却急下逆转。没过几个月,明神宗的态度就大变,在反对改革的官僚和贵族中引起强烈反应。那些受过张居正斥责的人乘机告状,原来巴结张居正的人也都反咬一口。明神宗听了朝中这些人的话,下令恢复那些被张居正在改革中废止的旧东西;并于公元1583年下诏收回张居正的上柱国封号和文忠赐谥,撤销他儿子张简修锦衣卫统帅的职务;之后又下令查抄张宅,查收所有的金银财宝。张府十余口人被活活饿死,长子张敬修自杀,三子张懋修投井未死,保存了一条性命。

    明王朝经过两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到了明神宗时已是百病丛生、危机四伏。这时平民出身的内阁首辅张居正挺身而出。他以其非凡的智慧整饬朝纲、巩固国防,进行税收改革,使奄奄一息的明王朝重新焕发生机。张居正也因其显赫的功绩被后世誉为“宰相之杰”。张居正推行的一条鞭法是中国税赋制度史上继唐代两税法后的又一次重大改革。它简化了赋役的项目和征收手续,使赋役合一,并出现了“摊丁入亩”。它的施行改变了当时极端混乱、严重不均的赋役制度,不但减轻了农民的赋役负担,而且限制了官吏的舞弊,还使明朝的财政状况有了进一步的好转。张居正的改革是为了维护大明王朝的统治,符合当时的社会实际,促进了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