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历史的玄机 > 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2)

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2)(2/2)

下精兵皆归枢密院统率。

    在地方上,则以文人出任的知州和副职通判为行政官员。重要文件需会签才有效。通判是皇帝督察知州的耳目。此外,朝廷又在地方设转运副使,主管将地方钱粮的大部分输送中央,以限制地方的财政粮饷权限。这样,就形成了干强枝弱并且内外上下相互制衡的体制。

    坚持原则,不惧龙颜

    一天夜晚,天下着大雪。二更时分,赵普正准备上床休息,忽听家丁禀报:“皇上驾到!”赵普慌忙出迎,只见赵匡胤和皇弟赵光义伫立在风雪之中。赵普连忙拜伏于雪地之上,把皇上与皇弟迎进府中。赵普命家丁在堂屋内铺上厚毡子,燃起炽热的炭火。赵普的妻子上前把酒。赵普和皇上、皇弟围炉而坐,边饮边谈。赵普恭敬地问:“深夜极寒,陛下何不珍重自己的身体而冒此风雪呢?”太祖说:“睡榻之外都是人家的地盘,我怎么睡得着呢?”接着,他们就商量起平定南北方诸国的大事来了。由此可见,宋太祖对赵普的信任和信赖。

    尽管极受宠信,但是赵普并不是一个马屁精,他敢于在宋太祖面前坚持自己的意见。有一次,赵普向宋太祖推荐一个人做官,太祖不同意。第二天,赵普继续上奏请求,太祖还是没同意。第三天上朝时,赵普又呈上奏章,坚持要求宋太祖同意他的推荐。这下可触怒了宋太祖。太祖把赵普的奏章撕碎扔在地上。赵普跪在地上,埋着头,不慌不忙地把奏章的碎片捡起来。退朝回家后,赵普把奏章粘接好,过了几天,又将它默默地呈给了皇上。太祖见赵普态度这样坚决,只好接受了他的意见。

    又一次,赵普要提拔一名官员。宋太祖被对提拔的人没有好感,发狠说:“我就是不准。你能怎么样?”赵普冷静地说:“赏罚是国家的赏罚,陛下怎能凭个人的好恶专断呢?”宋太祖听了赵普的话,气得一甩衣袖往内宫走。赵普紧随其后。太祖进了内宫,不发话。赵普也不好跟进去,便伫立于宫门外等候。卫士见宰相站在宫门前不走,只好向宋太祖禀报。这时候宋太祖的气已消了,就叫太监通知赵普,说皇上已经同意他的请求,让他回家。

    赵普当了10年宰相。日子久了,他的政敌就诋毁他或者贿赂他。吴越王钱俶派使者送信给赵普,还捎带了10个坛子,说是“海产”。赵普将10坛“海产”放在堂前,还没来得及拆信和查看坛中究竟为何物时,正好宋太祖到了。宋太祖看着堂上的10个坛子,就问赵普是什么东西。赵普回答说是吴越王送来的海产。太祖笑着说:“既然是吴越王送来的海产,一定不错。那就打开看看,让我也饱饱眼福吧!”坛子打开了,在场的人都惊呆了。原来坛子里装的并不是海产,而是一块块金子。太祖的脸顿时沉了下来。赵普急得满头大汗,走到太祖面前请罪说:“皇上,我还没有来得及看信,实在不知道坛里放的是什么东西!”宋太祖冷冷地说:“他们以为国家大事都由你决定。他们给你,你就收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