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历史的玄机 > 李斯——流血的仕途(3)

李斯——流血的仕途(3)(1/2)

    李斯——流血的仕途(3)

    李斯随即直言逐客令的失误:秦国的宫室之中,充溢着来自山东六国的宝玉、明珠、宝剑、骏马、乐器、美女,为何不能容纳来自山东六国的人才?“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这绝非“跨海内,制诸侯”的正确方略。他指出,高明的统治者,一定要有宽阔的胸怀,“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逐客令却是胸襟狭隘的产物。它的直接危害是,遭受秦国排斥的杰出人才会转而投向敌国,帮助其他诸侯发展势力;另外的消极影响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这都会对秦国的根本利益形成伤害。李斯的结论是:

    “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李斯的《谏逐客书》,完全是从利益分析入手,可谓丝丝入扣、入木三分。秦王政对政治利害问题有着近乎天才的敏感和判断力。他在阅读李斯的上书之后,立即采纳其建议,下令停止逐客。据说,秦王政还派出专使追赶李斯,在骊邑将他追回。包括李斯在内的一批六国人才得以官复原职,继续在秦国效力。不仅如此,秦王还继续大肆收罗人才。这样,秦王的智慧团不仅没有缩水,反而变得愈加庞大无比。秦国的客卿制度也因此而得以继续沿用。这对秦国最终完成统一大业影响深远。就在这一年,另外一位对秦吞并六国贡献出战略大计的关键人物尉缭便从魏国的大梁(今河南开封)来到秦国。如果“逐客令”不被废止,尉缭就不可能在秦国立足,更不必说发挥作用了!

    宦海中的精明与私心

    相隔两年,李斯又经历了另一场宦海风波。已被罢免相国官职的吕不韦还享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