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十二章 死亡旅行(5)(2/2)

老师还多三趟,仍然毫无建树。

    这说明什么,说明要定天下,就必须先人一步,在北方抢占战略要点。

    显然,杨虎城不可能不了解蒋介石的心思,如果他不向后者拱手称臣的话,无论红军被消灭与否,陕西这块地盘都终将失去,更不用说经略大西北了。

    此时此境,他和他的第17路军都没得选择,如不主动出手只有遭殃,但自身力量过于薄弱,必须寻找同盟者。

    东北军作为陕西客军,兵力上又明显强于第17路军,因此张杨之间开始也是彼此猜疑,但是共同的处境,很快就让他们认识到,只有转变连横策略,与其他诸侯结成合纵阵营,才能在未来找到各自的出路。

    本来两广事变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张、杨事前甚至已商定,如果蒋介石对两广动兵,则出兵援助两广。

    可是出乎意料的是,随着事态的发展,除了两广自己以外,能出手相助者甚少。

    真正响应的也有,比如李济深、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这些人,可他们都早已过气,空喊谁不会,但又能起到什么实际作用呢?

    此时当然不是公开跳出来和蒋介石叫板的时候。

    等到两广事变结束,张、杨与蒋介石的紧张关系不仅没有得到缓解,反而再趋紧张。

    因为蒋介石搞定了南方,可以专心致志来搞北方了。

    张、杨要自保,就只能和其他北方巨头一起,把“逼蒋抗日”进行到底。

    先是谏诤。

    以杨虎城所处地位,他不可能出这个头。因此最初进言的是阎锡山和张学良。

    趁着蒋介石举办五十大寿,一片喜气洋洋,大家都高兴的机会,阎、张相互看了一眼,便开始小心翼翼地献上忠言,希望“委座”能放弃武力削藩政策,停止内战,一致对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