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一寸河山一寸血1·长城以北 > 第二十四章 黄埔老师(3)

第二十四章 黄埔老师(3)(1/2)

    第二十四章 黄埔老师(3)

    让白川出马也是没办法。老的不愿上,小的不能上,就只有他了。

    这么大年纪还惦记着为国效力,而且不计较名利得失,从真崎次长的角度来看,这人可真够意思。

    当然,那时候的他和白川本人恐怕都没想到,上海确实是块邪地方,白川虽然不至于搞到“名裂”,“身”最后还是“败”在那里了。

    2月29日,白川以上海派遣军司令官的身份,乘坐巡洋舰到达长江口的第一停泊点。

    姜还是老的辣。这一点用在白川身上并不为过。在听取汇报后,他马上意识到,如果继续跟着自己的前任们的脚步走,短时间内很难真正结束上海战事。

    上海海岸线绵长,为什么不用包抄迂回?

    这恰好符合白川经常说的一句话:“只要能够迂回攻击敌人,就不正面攻击敌人”。

    问题是从哪个方向包抄,或者换一种说法,部队从哪里登陆。

    上海的地貌决定了它可以有很多个登陆点,这就好像有一道多重选择题摆在了白川面前。

    如果粗看,南面的杭州湾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这里几乎没有防守。

    但白川很快就自己进行了否决。原因是这里离淞沪主战场较远,等日军部队一登陆,中国部队会有足够的时间反应过来,并组织防守,不符合此类战术“迅速、突然”的特性。

    另外,白川从家里出来时,头上还有一个紧箍咒。

    那就是内阁再三关照的,不能把战火扩大到租界区,以免引起英美等国的抱怨和干涉。

    如果登陆杭州湾,势必要向北进攻。到那时候,刀枪不长眼,保不准炮弹失了准星,也会一不小心跑到租界里去闯点祸出来。

    如果杭州湾不行,那选哪里呢?

    我现在眼前就有一张上海的地图,它可能没有白川所用的军事地图细致,但基本轮廓总是一样的。我可以想象这位倭军大将当年的思路:南面不行,那就往北面看看吧。

    一路看过去,他的眼睛紧紧盯住了一个地方。

    七丫口。

    我相信,如果不是淞沪战争,谁都不会在意这样一个地方。

    它是长江边上一个很不起眼的小村落,位置十分偏僻。像我用的这张地图,你就是搬来显微镜也找不到它的名字。

    但是后来的事实表明,白川的这个选择是对的。

    从中国守军的部署来看,它属于后方,是第5军的防区。如果在这里登陆,将具有相当的突然性。同时,由于这一带河滩平坦开阔,也便于登陆部队上岸。

    最主要的是,抢占七丫口后,往南,可完成对淞沪守军的迂回和包抄。往西,可切断沪宁线,从而把中国援军挡在包围圈的外围。

    白川的如意算盘是,登陆之后,同时发起总攻,最终达到将中**队包围聚歼的目的。

    看着地图,我也不得不感叹这个老鬼子的思路是何等清晰。他所构想的包围圈一旦从思路完全变成现实,中国的淞沪守军必将遭受灭顶之灾。

    3月1日凌晨,善通寺第11师团在七丫口登陆。守军的多处防线被突破,再想反击已是力不从心。

    接下来究竟怎么办,何去何从,多少人的生死,尽在一人判断与选择之中。

    蔡廷锴,你必须尽快作出抉择。

    第一个是判断:在这一回合中,中方败了。

    第二个是决定:宁小败,勿大败。

    某些时候,打仗也像在炒股票,如果你眼见形势不妙,还把股票紧紧地握在手上不肯抛售,蒙受的损失也许会更大更惨。反过来,如果你有自认晦气的清醒和勇气,栽了就是栽了,能抛的赶紧抛掉,那样说不定还能剩下一点本钱。

    捡柴的机会以后还多的是,只要你能把青山留住。

    尽快撤退。

    但退,是一门艺术,甚至是比进攻更为复杂的艺术。

    如同进攻时亦左亦右一样,蔡廷锴也必须在撤退前搞出比进攻还要大的声势来。

    他用的办法是玩了命似的跟日军死磕到底,状若疯狂。

    直到3月1日下午,日军根本看不出中国部队有一丝一毫要撤退的迹象。因为战斗已经打到了白热化的阶段,连经过补充的金泽第9师团都弄到了无预备队可用的程度。

    蔡廷锴的玩命死拼,给白川这个老狐狸造成了一个错觉,他认为守军还会在庙行战场一线继续苦撑。

    趁着夜色掩护,全军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