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图解世界史密码 > 第八章 帝国争霸:两次世界大战之谜(6)

第八章 帝国争霸:两次世界大战之谜(6)(2/2)

除互不侵犯条约外,苏德双方还签订了一份秘密附加协议书,划分了两国在东欧的势力范围。该补充协议规定:第一,属于波罗的海国家的地区如发生领土和政治变动时,立陶宛的北部疆界将成为德国和苏联势力范围的界限。在这方面,双方承认立陶宛在维尔诺地区的利益;第二,一旦属波兰国家的地区发生领土和政治变动,德国和苏联的势力范围将大体上以皮萨河、纳雷夫河、维斯瓦河和桑河为界。(为了更明确地表达这一规定,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和斯大林还亲自在波兰地图上确定了苏德边界,并分别签上了他们的名字。)第三,在东南欧方面,苏联关心在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的利益,德国宣布在该地区政治上完全没有利害关系。据波兰《选举报》报道,1992年10月29日,在克里姆林宫的绝密档案中也已找到了该秘密议定书的原件和两幅由斯大林与里宾特洛甫签名的在波兰国土上划定苏德边界线的地图。

    苏联方面一直不承认这个秘密议定书,直到苏联解体前夕莫斯科才证实了这个文件的存在。苏联官方后来一直强调,苏联是为了争取时间而与希特勒签署了互不侵犯条约以及议定书,这个条约也只存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而且莫斯科认为1938年英法与纳粹德国签署的《慕尼黑协议》是西方试图把纳粹祸水东引,斯大林必须防止两面受敌(日本积极准备进攻苏联的远东地区)。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以及秘密议定书对苏德双方都是权宜之计,双方都是在争取时间;1941年6月22日,阿道夫?希特勒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执行巴巴罗萨计划,对苏联发动猛烈进攻,苏德战争爆发。

    拯救 “瑞典辛德勒”下落之谜

    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对犹太人实施了惨绝人寰的种族灭绝政策。全世界人民为了反对希特勒争霸世界的企图及其法西斯暴行,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经典影片《辛德勒名单》使“辛德勒”成为了二战时期冒险拯救犹太人生命的不同国籍人士的象征,辛德勒的形象闪耀着人性的光辉。而瑞典的瓦伦伯格因为其拯救无数犹太人的生命而成为名副其实也最具悲剧色彩的“瑞典辛德勒”。

    瓦伦伯格堪称20世纪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出身于贵族并且学识渊博。作为一名瑞典的外交家,他对那些垂危的生命充满着真挚的同情,二战期间他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帮助濒临绝境的犹太人避过劫难。据瓦伦伯格的朋友佩尔?安格尔估计,瓦伦伯格至少营救了10万犹太人。然而在1945年,瓦伦伯格和他的匈牙利籍司机却在布达佩斯突然失踪,从此音讯全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