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西藏生死线 > 第四章 收复工布(3)

第四章 收复工布(3)(2/2)

指指天空而嘴里不知嘟咕了些什么;又说即使从他们老家那地方走到野人住的地方,也至少需要二十来天。我一时想不出再问他们什么,就叫他们回去休息,晚上再到我们宿营的地方来,我还有话要问他们。

    黄昏之后,我又派人叫那两名野番来,问他们当地的出产情况,他们告诉我说,出产的东西很多,除了旱稻竹藤之外,另外还能出产肉桂、麝香、鹿茸、野莲。因我的那位翻译说野番人的语言不是太熟,只好早早放他们回去。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又找到一位熟悉野番语言的人,做我们的翻译。于是喊人马上把那两名野番叫来,反复问他们一些生活起居情况,这才开始慢慢熟悉起来。据翻译讲,他们的聚居地那边都是崇山峻岭,很少有平原。人呢,都还生活在原始的状态,没有政府社会观念。没宗教,没有文字。用木头构筑一些窝棚为家,上面覆一层树皮,以蔽风雨;把粗大的毛竹截开、留节,做吃饭烧饭的器皿。毛竹的一端放稻米,另一端塞进抓获来的野虫做菜肴,用泥巴封住两端,浇水烘熟,等饭熟了倒出来,用手抓食。编竹藤做衣裳,主要为了遮住身子,不是为了御寒挡风。民风多野蛮质朴,个个安居乐俗,不用任何货币。他们因为住在深山里,都没有道路通达的概念,平时大家往来,全是攀藤附葛,跟猴子一样跃腾上下,腾云驾雾。遇到陡峭的悬崖,也就是结藤梯登临,从不绕越,那里也没有买卖用的市场。但每年生番、熟番都要到彼此交界的大山上去,交易一次。熟番用他们在工布等地市场所换来的铜、铁、磁器、瓦罐,换取野番人手里的鹿茸、麝、莲、桂;他们记帐的方式,是用符号,取巨竹剖开,用刀刺写符号在竹筒内,再缝起来,各人拿一端,到年底要算帐了,就拿竹筒片双方合起来,数里面的符号。谈了这么多,已经到了那一天的中午,我也感觉疲累了,就起身送那两位野番,以茶壶、小刀、磁碗、手珠、糖饼之类,做为酬谢礼物。野番人一时欢喜万分,起谢而退。我一开始到西藏来,以为藏族全都是野蛮的民族,到那一天,终于明白,藏族人里面的野人,和深山老林的野人,还是有很大的区别,有文明和野蛮之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