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三章 治水(1)(2/2)

经年不息,人民流离失所,舜摄政后为什么一直置若罔闻,忙着拜亲、巡边、立法,杀人,举贤,而偏偏把攸关万民苍生的治水冷落在了最后?

    何谓宁缺毋滥?

    舜当然不会告诉四岳,他在焦急地等待禹的成熟。我等了很久很久,这句话尧懂,舜懂,四岳不懂。

    幸好,四岳只是一个执行型人才。

    禹回到家后第一件事竟是拿出了一把镐头,一把藏了很久却打磨得很亮的镐头。然后他扛着镐头来到了羽山,一片荒草掩盖处,一冢坟茔若隐若现。

    禹跪在坟茔前,涕泣道:父亲,不除水患,我实无脸见你。二十年之志,全在此一举。成了,我自当前来祭拜;不成,我愿在你坟前自尽,陪你在九泉之下,总不会让你再寂寞。愿你在天之灵保佑我。

    说完,他用镐头割破食指,在一块空白的绢上血书道:不平水患,天地难容禹为鲧子。

    治水的思路禹已非常清晰。

    他只需修正鲧的两个错误,一是太急于求成,二是不吃苦耐劳。太急于求成,才会上天盗息壤;不吃苦耐劳,才会惧怕疏川挖牵

    有些事情分析不辛苦,做起来才辛苦。知道怎么做和愿意去做是两码事。

    禹回头望了望一个满脸泪痕却正紧咬着苍白嘴唇想努力不哭的女人。女娇,禹的妻子,刚结婚四天。

    禹心头一酸,却决然地扛起镐头昂首而去。女娇挎着一个大包裹紧随其后。

    出了门,禹向东,女娇却向西。

    禹向东是为了治水,女娇向西是走向一个茅屋。禹花了三天时间为她搭建的。

    府邸已不再属于他们。那个承载着女娇四天新婚甜蜜和温暖的舒适而安逸的家。

    禹已把所有家产悉输卖,钱全部捐于治水。所以,他的妻子只能漂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