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说钱 > 第二十七章 天启通宝(3)

第二十七章 天启通宝(3)(1/2)

    第二十七章 天启通宝(3)

    可是官府的粮食也不是白拿的,到期不仅要还本,还有一至一倍半的利息。所以凡是借了债的贫民,不闹到倾家荡产的很少见。

    最要命的是“驴打滚”的债,也就是复利计算,利上生利。在云南,常年有一批从江西和浙江过来的高利贷专业户,大约有5万人分布在全省,专放驴打滚的债。他们做这个做上了瘾,甚至有二三十年不回乡的。

    穷人为什么要借钱,难道他们连基本的生计都保证不了吗?不是,是政府的赋役太重。那时候运输军粮,是作为劳役摊派到民间的,不花钱根本完成不了任务,老百姓被官府逼迫,就只能借钱。

    高利贷者则趁火打劫,放债的时候欺负贫民,多写借款金额的也有,预扣利息的也有。往往借出100两银子,不到两年就能收回十几倍的利。

    ——这就是“旧社会”。

    这一连串冷冰冰的数字,无疑是盛世背后的血泪。明朝有光明面,也有这样的阴暗面,大家都不必装糊涂。

    在明朝,也有所谓的“京债”,就是候选官员在赴任前借债,到任后搜刮地方财富来还债。法律虽然禁止,但实际上禁不了。各省地方官进京朝见皇上,也要借债来打点朝中权贵,回任后再以官库的钱还债,这也属京债。

    因为明朝常常拖欠京师中下级军官的工资,所以还有一种放债叫“揭俸钱”。军队中的小官到了该发工资的日子领不到钱,家里吃穿用度没了着落,京师富商就借钱给他们用,这就是揭俸钱。

    一个朝代好不好,要全面地来看。既要看到大全景,也要用放大镜来看。旧社会之所以黑暗,就因为有放大镜下的这些丑陋。

    皇帝坐在金銮殿上向外张望,满目都是金碧辉煌,心想老百姓应该感恩才是。他也想不到要用放大镜去看什么东西。

    明朝也有金融业“大忽悠”

    明朝也有质库,不过这时候就叫做当铺了,简称“典”或“当”。

    当铺全部私营,公家不涉及这一领域。寺庙似乎也不再插一手,佛门清净地,到明朝才算清净下来。

    在明朝开当铺,是一个商人资产雄厚的标志。高官也允许开当铺,有开得多的,一家就开了100多个分店。晚明的名流王世贞,家里就开有多处当铺,年利润在30万两银以上。

    徽商和闽商,都是开当铺的主力军。明朝时在北京城里有当铺500多家,大多为徽商和闽商的产业。

    到万历年间,有人统计过,全国当铺计有几十万家,是明朝最主要的金融机构。

    开当铺为什么能显示身价,因为需要的本钱比较多,大的当铺起码揖钱万两,中等的几千两,最小的也需1000两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