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说钱 > 第二十六章 马太效应(1)

第二十六章 马太效应(1)(1/2)

    第二十六章 马太效应(1)

    朱皇帝把全国人民分为三大类:民籍、军籍、匠籍,清查得十分严格。把人口数目调查清楚后,就登记造册。这叫做“黄册”,作为税收和服劳役的依据。

    人口查清楚了有什么好处?可以防止豪强大户隐瞒奴仆户口,偷税漏税。

    丈量土地也是出于同样的目的。土地查清后,就绘制“鱼鳞图册”(地图),作为收缴田赋的依据,这是为了防止大户人家隐瞒土地而漏税。

    豪强大户没法逃税了,普通百姓的赋税负担也就相应减轻,两者之间是最简单的因果关系。

    说句实在话,我们现在的某些部门,未见得能有朱皇帝这种民本意识。征税本来是面向全民的,那么就应该把所有征税对象的收入情况搞清楚,然后富人多缴税,穷人少缴税,这乃天经地义的事。

    可是现在,工薪阶层的收入明明白白,富人的收入却是暗箱状态。有多富?不能查,不敢查,怕打击了富商的猾性。

    什么都怕,就不怕不公平!结果越富的人,缴税相对却越少,“马太效应”愈演愈烈。

    所以,我们未可小瞧朱元璋这位皇帝的“人民性”。

    不过朱元璋也并不仇恨商人,沈万三只是一个特例。明朝对商人实行的是轻税制,商税三十取一,也就是33%的税率。这不用多说,轻税就是为了鼓励经商。

    朱元璋善待人民,人民自然也就反哺国家。我前面说过,华夏民族只要给它安宁,它就会创造出经济奇迹来。

    明初制定的宽松政策,虽然后来有所变质,赋税逐年加重,但毕竟给了人民一个喘息、恢复的时间。这样,经历了200年后,明朝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呈现出繁荣发达之势。

    特别在张居正推广了“一条鞭法”以后,对商业繁荣的推动更大。

    所谓一条鞭法,简单地说,就是将部分劳役摊入田亩,田地多的人家要多服劳役,这就避免了富人往往不服劳役的弊病。

    而劳役和赋税都可以折成银两,富人可以“出钱代役”,也就是交钱给政府,由政府雇人服劳役,不必自己去干活。

    这个政策,目的是照顾弱势群体,但是惠及了所有的人。

    它有两大好处:一是,几乎解脱了所有人的劳役负担,让人们有充足时间打理自己的事;二是折银上缴役赋以后,民间对银子的需求量猛增,因而大大刺激了商品流通和市场经济。

    到明朝中期,商人的能量已经很不得了,开始出现了大型的商业资本集团。这就是咱们现在津津乐道的徽商。

    徽商的大本营在徽州(别名新安)。他们人数众多,资本雄厚,分布在各地,被称为“新安大贾”,算是旧社会里的一股新兴势力吧。

    明代有一本书叫《五杂俎》,里面记载,徽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