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说钱 > 第二十一章 封建国家的规律(3)

第二十一章 封建国家的规律(3)(1/2)

    第二十一章 封建国家的规律(3)

    正因为有这种“求真理”的传统,我们的民族在20世纪初,才有可能全面、迅速地接受了西方的科学思想,创建了亚洲“第一共和”。

    即便是全面开启新时代的“五四”,也是从中国思想界内部产生出来的剧变,而不是哪个发达之国强加给我们的。

    现在的很多人太能厚今薄古,以为自己无所不懂,古人根本不在话下。

    可是现实往往跟这种人开玩笑——他们老是在犯古代的错误!

    好了,为了避免犯错误,我们还是来看宋人聪明在哪里?

    宋人对于纸币的流通规律,有相当系统的认识,归纳起来有两大理论,一是“兑换论”,二是“称提说”。

    前面提到过的北宋名相文彦博,就是“兑换论”的重要理论家。他认为纸币一定要能够自由兑换成铜钱、铁钱,才能于公私两利。

    只有自由兑换,老百姓才信任纸币,官家发行纸币才能顺利,否则,每发一次纸币就等于政府获得一次厚利。

    另一方面,对于民间来说,因为纸币毕竟比铁钱方便,只要随时可兑换,他们就愿意用,并且信任不疑。

    北宋末期的温州瑞安,出过一个大知识分子,叫周行已。他对纸币也有高论。

    他说,纸币一定要有准备金,以供人们随时兑换,但准备金不一定是十足的。好比说,发行了300万贯交子,那么一定会有相当数量的交子在流通中,人们不会拿它们兑换铜钱;另外还有纸币耗损的、储存起来不用的,这样加起来大约占了100万贯的样子。

    因此,只需有200万贯铜钱做准备金(他称之为“实”),就能支持300万贯的交子流通。

    他对“准备金”这一概念的认识,是非常科学的。

    在南宋时期,无论关子、会子,都出现过大贬值。于是南宋人对稳定币值也想了很多办法,当时称为“称提之说”。

    “称提”就是平衡之意。

    最早提出这个理论的,是南宋初年的宰相沈该,他主张要调整好铜钱和纸币两者的关系。只要其中一种的价值稳定了,同时物价也保持稳定了,另一种就不会出现大贬值。

    他主张,政府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