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序 言(1)(2/2)

这句话一针见血。

    还有一个因素:我们中国,**制度实在太漫长,国人享受人之为人的基本权力——言论自由的时光实在很短暂。大家权衡再三,还是吃饱饭第一。而既要吃饱饭、又想说话的话,就不得不采取所谓的春秋笔法了。

    如此看来,我们一般国人心目中的历史,是真是假,确实要打个问号。特别是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是不是符合历史的本来面目,真还是个疑问。

    张居正这个人,就是一个例子。

    当下,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张居正绝对算得上是一个“正面人物”,一直被称为明代著名的改革家。在张居正的身上,常常还要加上“伟大”的修饰词,颂扬他的文字不少,地位抬得很高。但依我看,这不是历史的本来面目。

    实际上,相当长一个时期,张居正都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对他的评价分歧是很大的。比如,有人说张居正这个人偏衷多忌,小器易盈;在其当国掌权的时候,钳制言路,倚信佞幸;用干部基本出于个人爱憎。对于贤能的人,就仿佛掷沙遗尘,眼都不眨一下;而对那些个吹吹拍拍的奸佞小人,却如同嗜醴悦膻从不厌烦。有人甚至说,张居正乃奸人之雄,忘生背死之徒,包藏祸心,倾危同列,狗彘不食其余!

    我看张居正这个人,有能力、很勤政,对国家(具体说是朝廷)有功(对人民是不是有功还需要再研究);但是他的道德操守实在太差,作为权力的化身,基本上属于道德沦丧、阴险毒辣的政客,做了不少坏事;对官场和社会风气的破坏作用,也不可低估。

    老实说,客观地评价一个历史阶段,一个历史人物,确实是非常困难的。但是,我认为还是有一个最基本的标尺,那就是纵向和横向的比较法。那么我们不妨用用这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