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禅堂夜话 > 第四讲 至道无难

第四讲 至道无难(2/2)

明明白白。心心念念,息息不间断,就能够慢慢地使功夫上路。到达道的希望就在这每一个片刻之间,就在每一个当下。一切都不可靠,只有当下一念最实在最可靠。当下这一念把握好了,就是到达道的一条平平坦坦的路,就是到达至极之道的修行过程。

    修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要指望在一个七、两个七就得到很大的收获。所谓克期取证,那是指长期用功夫的人。用功十年八年,然后有一个强化训练的阶段。在强化训练的阶段中,有善知识的监督、逼拶。所谓逼拶,就是强迫你开悟,不开悟不行!用种种方法来考验来考察。那种克期取证,逼拶学人开悟的方式,是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对接受这种训练的人,要严格挑选,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得到,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接受这种训练。百里挑一,千里挑一,万里挑一而已。一万人里头有那么一个半个,那也就了不起了。因为那是要水到渠成,才能采取克期取证的方式,逼着要你开悟。

    那种情况,和我们这种打七,悠悠忽忽地,一会儿喝茶,一会儿吃点心,一会儿上座,一会儿下座,那绝对不是一码事。那是一坐下去就不要下来,不开悟就不要下来。就像释迦牟尼佛经过六年苦行,最后走到菩提树下,铺到座位,向宇宙天地发出誓言:“不成正觉,不起此座!”那个时候,是水到渠成的时候。一坐就是七天。到了第七天,奇迹出现了。虚空粉碎,大地平沉,释迦牟尼佛终于发现了宇宙人生的根本真理。佛自己明白,我们这些人还是不明白。那是自受用,他人不能分享。我们从书上看到的,释迦牟尼佛悟道那一刻三叹奇哉,不过是用分别心去理解而已,佛的那个自受用,悟道的感受,我们始终分享不到。

    要怎么样才能分享呢?必须自己也来一次脱胎换骨,才能够真正与佛祖同一鼻孔出气。所谓同一鼻孔出气,就是自己与佛祖无二无别。那个时候,可以分享佛祖当时悟道的那种境界。不但可以分享佛祖悟道的境界,历代祖师、十方诸佛所达到的境界,悟道以后都能分享。不仅仅是分享,自己也进入其中。到那个时候,自己与佛无二无别。所以用佛眼观察众生与佛,无有差别。“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以佛眼观之,一切平等。不平等是众生的妄想执著而已。

    在打七的过程中,不要懈怠,也不要抱幻想。不要懈怠,就是要努力精进,朝如斯,夕如斯,培植金刚种子。不要抱幻想,这样的打七想开悟,恐怕是没有希望。毕竟没有那个环境。再退一步说,在这个时代,上根利智的人,太少!而且这个时代的人妄想太多太多,分别执著太多太多,坐在这里静都静不下来,功夫用不上路。如果说懂得一点点道理,或者是从书面上看得来,或者是自己的分别妄想而已,没有直接的接触,不是通过直指人心。直指者,就是直接的。分别而来的东西都不管用,都不是自己的家珍。只有掌握了自己的家珍,才能真正地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