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禅堂夜话 > 第七讲 安心与生活(3)

第七讲 安心与生活(3)(2/2)

的某一个部分。

    答:我在有一天讲话,曾经讲到参“是谁”,一连举了几个:行时,要知道走路的这个是谁。提起话头,不要一直提。在“是谁”上用功夫,起疑情,看疑情能否生起,盯住不放。参话头又叫看话头,我们的内心意识,依唯识分为见分、相分、自证分、证自证分。见分就是能观之心,相分就是所观话头,以见分看相分。禅宗是说,用觉照功夫看话头,生起疑情,疑不起来,又提一下;疑情淡化时,又提一下。随着环境转变,话头可以转变。古人说“拖死尸的是谁”,身体就是死尸,这就是指身体的主人翁在哪里。

    南传佛教的内观禅要守身体的某部位,参话头不需要守身体,能见之心与所见之话头,是一心分为二。为了对治妄心,不得不如此,一切妄想都集中在一点上,以妄止妄,一念不生。正是参话头的时候,守在话头上,话头在哪里,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如果要假设一个地方,丹田比较好。意守丹田是印度五千年的修养方法,也是道家修道最基本原理,佛家也是如此。佛陀彻悟宇宙人生真理,他老人家所说的方法应该相信不疑,尽量去用。只要随时找到有经验的人指导,就不会有问题。

    问:有关开悟的问题,开悟与证悟有何不同?怎样的情况是开悟?开悟一定要有人印证吗?祖师禅与如来禅在开悟上有区别吗?开悟与阿罗汉的悟境有区别吗?以前不明白的道理现在明了,算不算悟呢?

    答:解悟与证悟有区别,解悟是在理论上找到方法,找到心是怎么回事。不是现量亲证,而是比量分析,不是一种觉悟,而是思维分别,不亲切。一切要当下一念明白,那才是真现量境,才是究竟,直接与真理接触。所以,开悟即是证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