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禅堂夜话 > 第三讲 参话头与起疑情(2)

第三讲 参话头与起疑情(2)(1/2)

    第三讲参话头与起疑情(2)

    临济祖师告诉我们,你自己是谁,你自己就是无位真人,只这历历孤明的便是。如果在历历孤明上,一坐坐断,翻一个跟斗,那就是好消息到来之际。

    我们参加此次禅七的人,各方人士都有,学禅不是什么样的人可学,什么样的人不可学。佛教界有一句话,参禅是上根利智者的事,非我等薄地凡夫的事。这句话,也对也不对。上根利智、薄地凡夫、少福少慧,都不是命里注定的,都是努力的结果。把一切看做是前生命定,我们这一辈子的努力有何意义?上根利智是努力的结果,薄地凡夫是不努力的结果,少福少慧是不修福、不修慧的结果。只要努力精进,凡圣之间、智愚之间,没有超越不了的鸿沟。如果凡夫与佛之间有不可跨越的鸿沟,我等凡夫修行永远都不可能有任何结果和希望。凡圣之间,就在一念迷悟之别。

    古代有位禅师叫文殊思业,他家的祖上世代以屠宰为业,他没出家之前,也是屠夫。一日,他将锋利的刀刺入猪的脖子时,鲜血喷涌而出,思业突然洞明心地,开悟了。他觉得屠夫不能做,于是出家修道,这就是文殊思业的开悟因缘。而且,他还写了一首偈子:

    昨日夜叉身,今朝菩萨面。

    罗刹与菩萨,不隔一条线。

    思业禅师开悟的因缘是非常特殊的。我想,思业禅师出生地是湖南常德,常德是古代出祖师的地方。在他当屠夫时,一定听到有关禅宗开悟的事迹,然后,蕴之于心,参究这个问题。所以,在机缘成熟时,见到猪的一股鲜血喷涌而出,一下子打破漆桶,明白自己究竟是怎么回事,所以“不隔一条线”如此深刻的话,才会从心地中流露出来。参禅一法,具有普遍性,任何人都能通过这个方法找到一条生命的出路,真正归家的路。

    我们每一个众生,就像飘泊的游子,如海上的一叶扁舟,找不到家,找不到避风港。佛陀给我们指明一条路,历代祖师给我们一个方向,让我们就在当时、当地解决问题,不要枉费劳心,当下开悟,当下解决问题,是何等痛快!

    我们究竟怎样用功,应该在“谁”,或者“是谁”上,坚持不懈,真正产生疑情。所谓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这个“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