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禅堂夜话 > 第二讲 即心是佛,守一不移(2)

第二讲 即心是佛,守一不移(2)(1/2)

    第二讲即心是佛,守一不移(2)

    在过去,众生上根利智,直指方便非常独特。说了即认识到,认识到就依此而行,按照佛的精神要求自己。现代人根机逐渐愚钝,说是佛可以,要按照佛的要求去实践是办不到的。所以,要有种种方便,荡除执著,认识到自心是佛。

    禅宗的方便有参公案、参话头。禅宗的公案,所谓“一千七百则葛藤”,即是一千七百公案。公案者,教案也,是老师在解决学生问题中所积累的经验、所采取的方法、所达到的结果,然后形成公案。后代参禅者就是按公案的路数寻找自己的心,自己的本来面目。我们现在所说“父母未生前,如何是我的本来面目?”这个公案应该出现最早,在《六祖坛经》中,六祖对慧明说:“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这个公案历史最长,随着禅宗的发展而不断产生新的公案,最新的公案是“念佛是谁”。因为净土法门流行,大家都在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禅宗的人在这样的环境下,怎么来弘扬禅宗,怎样让学人找到本来面目,念佛念心心念佛,心为何物,这是话头。念佛是谁,谁在念佛,近来非常流行。

    公案又叫话头,所以要照顾话头,照顾所参话头。话头即是疑问,要照顾,要参。参什么?参这个念佛的是谁?有人可能会说,我在念佛;进一步说,你在哪里,我坐在这里,谁知道你坐在这里?这些都是无法用语言、思维来回答。即使回答了,都是见解,都是思维概念,都不是亲证。在参话头的时候,要心心念念不放过,所以叫照顾话头。

    要知道,“念佛是谁”这个话头,不可以思量,不可以语言表达,不可以用分别心来追究,如铁秤砣,没有一点孔可以钻。参公案,就像要锯解秤砣,既然是秤砣,所以咬不破。在上不能上,下不能下,进不能进,退不能退,在无路可去的地方,却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一点思维都用不上。只有无分别、无计较的心,好好追问“念佛是谁”,究竟是谁,在二六时中,念念相续,无有间断,着力参,不是泛泛悠悠。必须打起精神,攥紧拳头,才能有少分的相应。

    如何用这个方法,四祖大师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