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人类灭绝的10种可能 > 第九章 机器人主宰世界(1)

第九章 机器人主宰世界(1)(2/2)

生之日起人们就不断地尝试着说明到底什么是机器人。但随着机器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机器人所涵盖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机器人的定义也不断充实和创新。

    1886年法国作家利尔亚当在他的小说《未来夏娃》中将外表像人的机器起名为“安德罗丁”(android),它由4部分组成:

    1.生命系统(平衡、步行、发声、身体摆动、感觉、表情、调节运动等);

    2.造型解质(关节能自由运动的金属覆盖体,一种盔甲);

    3.人造肌肉(在上述盔甲上有**、静脉、性别等身体的各种形态);

    4.人造皮肤(含有肤色、机理、轮廓、头发、视觉、牙齿、手爪等)。

    1920年捷克作家卡雷尔·卡佩克发表了科幻剧本《罗萨姆的万能机器人》。在剧本中,卡佩克把捷克语“Robota”写成了“Robot”,“Robota”是奴隶的意思。在该剧中,机器人按照其主人的命令默默地工作,没有感觉和感情,以呆板的方式从事繁重的劳动。后来,罗萨姆公司取得了成功,使机器人具有了感情,导致机器人的应用部门迅速增加。机器人的体能和智能都非常优异,因此消灭了人类。

    卡佩克提出的是机器人的安全、感知和自我繁殖问题。科学技术的进步很可能引发人类不希望出现的问题。虽然科幻世界只是一种想像,但人类社会将可能面临这种现实。

    为了防止机器人伤害人类,科幻作家阿西莫夫于1940年提出了“机器人三原则”:

    1.机器人不应伤害人类;

    2.机器人应遵守人类的命令,与第一条违背的命令除外;

    3机器人应能保护自己,与第一条相抵触者除外。

    这是给机器人赋予的伦理性纲领。机器人学术界一直将这三原则作为机器人开发的准则。在1967年日本召开的第一届机器人学术会议上,就提出了两个有代表性的定义。一是森政弘与合田周平提出的:“机器人是一种具有移动性、个体性、智能性、通用性、半机械半人性、自动性、奴隶性等7个特征的柔性机器”。从这一定义出发,森政弘又提出了用自动性、智能性、个体性、半机械半人性、作业性、通用性、信息性、柔性、有限性、移动性等10个特性来表示机器人的形象。另一个是加藤一郎提出的具有如下3个条件的机器称为机器人:

    1.具有脑、手、脚等三要素的个体;

    2.具有非接触传感器(用眼、耳接受远方信息)和接触传感器;

    3.具有平衡觉和固有觉的传感器。

    1987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对工业机器人进行了定义:“工业机器人是一种具有自动控制的操作和移动功能,能完成各种作业的可编程操作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