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七章 文化娱乐类(2)(2/2)



    早期的贮水笔墨水不能自由流动。写字的人压一下活塞,墨水才开始流动,写一阵之后又得压一下,否则墨水就流不出来了,因此书写非常不方便。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宁可使用鹅毛笔和蘸水笔。

    沃特曼是美国一家保险公司的雇员,1884年的一天早晨他从对手那里抢来了一份保险合同,当他将墨水瓶和鹅毛笔递给委托人,准备签字的时候,一大滴墨水却落了下来,污染了文件。他无奈地让委托人稍等片刻,自己再去找一份表格。可是等他拿回表格的时候,发现他的对手乘虚而入,已经抢走了那份合同,使得刚刚到手的生意又丢了。他愤怒的将鹅毛笔扔到地上,决心发明一种使用便捷的墨水笔。

    沃特曼认真研究了活塞式储水笔后,准备改进出一种书写流畅,但是又不会掉出墨水的自来水笔。他先在连结墨水囊和笔尖的一根硬橡胶中钻了一条头发般粗细的通道,在墨水囊中放进少量空气,使内部的气压与外面平衡,墨水就慢慢流出来,但是效果并不好。他后来想到了毛细管原理,植物正是利用这种原理来输送水分和养分的。因此他在墨水囊和笔舌之间装了一根细管,这样一切都解决了。沃特曼的钢笔储水囊最初用的是眼药水瓶,后来改用柔软的橡皮囊取代,只要把空气挤出来就可吸进墨水。

    到了20世纪,钢笔已经发展得很完善,装墨水的部分采用了皮胆。1956年,现代钢笔诞生了。

    圆珠笔

    Ball-point pen

    人物简介

    拉季斯洛?比罗(La Slovenia quarter Biro),匈牙利人,在报社担任编辑的时候钢笔常常发生模糊,因此有了发明圆珠笔的想法,他从印刷油墨得到启示,发明了圆珠笔。

    发明史话

    二战快结束的时候,有一种顶端有小珠子的笔传入了中国,为了追求广告效应这种笔被命名为“原子笔”,这是因为不久前美军在广岛上空扔下原子弹,这种新颖的笔沾了原子弹的光,因而很受欢迎,实际上这种笔就是今天我们使用的圆珠笔。这种笔在战后才大行其道,但是它的发明却早得多。

    1888年,有个叫劳德的美国人设计了一种能够在仓库的货物上作记号的笔,它的构造是在盛满墨水的小管一端装上个小圆珠,使小珠子随笔在移动中滚动。他的设想虽然好,但是实用的程度却很差;这是因为有时候小珠子在滚动时墨水滴容易漏出,污染书写,有时候小珠子却不动。

    50年后,有个叫比罗的匈牙利记者,感到在新闻速记中使用钢笔非常不便,有时墨水用完了,让人措手不及;有时笔尖堵塞不出水,却又令人无奈,他决定研制一种不需要补充墨水而且书写快速流利的笔。比罗的发明实际上是美国人劳德的重复,巧合的是他的发明几乎与当年的劳德一样,所以也有人称之为是“圆珠笔的第二次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