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72. 走入社会(2/2)

创业。他在保送到人大读书时选了经济学专业,后来发现这个专业更偏向政治经济学,而他则喜欢偏数理的经济学,于是他换了专业。

    大学四年,他尽可能广泛地在不同的领域里进行社会实践。比如大二时他曾为某所大学驻北京办事处做联络员,接待从美国来的学者,虽然和他的专业不相关,但他很感兴趣。为此他还报了英语培训班,专门训练听力和口语。大三时,他参加了亚欧商务实习计划,中国一共选拔了50名学生到欧洲进行商务实习。这让他接触到了咨询行业,并感觉这一行业基本符合他的职业期望——能让他最大限度地接触更多新的事物。

    回国后,他系统了解了国内管理咨询行业的现状,并做了很多针对性的准备,比如了解目标企业和岗位,以便将来能进入咨询业。毕业时,他所申请的一个管理顾问公司只在北大清华招人,他便去该公司位于上海的总部投递简历。由于他的争取,该公司破例录取了他。

    那么,在大学里,我们该如何进行社会实践呢?

    你可以多参与社团,体会团队协作精神,从头至尾操作一个完整的项目,与更多专业领域的人成为朋友。

    你也可以参加各类挑战性的比赛,不少比赛直接由企业主办,他们的人力资源部门可能会在比赛中把你锁定,作为他们的储备人才。

    你还可以多参加社会活动,诸如兼职、实习,提前从象牙塔里走出来,体会一个职业人该有的素质,及早认识到自己还有什么需要弥补。

    有条件的同学甚至可以出国实习,不仅锻炼自己的独立生活能力、英语能力,还能看到真正的外企是如何运作的。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一些培训,诸如语言能力、职业能力、面试技巧等,为自己的未来增添一些自信。或者通刮加社团活动、企业举办的校园比赛、校际交换生等项目提升自身实力。

    只有看得多,尝试得多,未来的选择才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