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36. 去图书馆(1/2)

    36. 去图书馆

    如果大学四年连图书馆的布局都弄不清楚的话,等于浪费了一大笔财富。

    2007年6月,武汉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2003级学生张龋毕业了。在学校期间,从大二暑假开始,他每天都要去图书馆,认真阅读与本专业相关的资料和刊物,深入思考一些前沿性学科问题,后来他在《国际论坛》、《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等刊物上发表了20多篇论文,给同院系的学弟学妹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感慨地说,在图书馆的学习,培养了他进行科学研究的严谨作风和执著的精神,使他真正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2007年11月,广州大学图书馆联合学校相关部门和院系,共同举办了“广州大学首届大学生利用图书馆资源技能大赛”活动。活动的口号是:“书香校园,技能比拼,逐鹿书城,舍我其谁”。比赛共分三轮进行,依次问试初选、借书大赛和上机操作。比赛优胜者将代表广州大学参与广州市高校技能大赛。在大赛第二阶段借书比赛中,100多名选手要按照临时抽到的试卷,刷卡进入图书馆,利用图书馆数据库查询书籍所在的位置,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到试卷中指定的所有图书,并将其迅速交到评分台,再刷卡退出。主办方希望通过此次大赛,帮助学生提高对信息的获取能力,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建设“书香校园”。

    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图书馆则是人类积累知识、保存文化遗产的宝库,是传播、交流知识和信息的中心,它被人们誉为“智慧和知识的海洋”“没有围墙的大学”“无言的教师”“永恒的朋友”……高校图书馆是高等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的重要基地,被喻为“大学的心脏”,是人们公认的高等学校的三大支柱之一。

    曾经有一位学长在给新生传授经验时说,大学四年你能取得多大的学习成果,关键就要看你对学校图书馆的运用程度。为什么呢?因为大学阶段主动式学习取代被动式学习,学生在可支配较多自由时间的同时,也面临着更为艰巨的学习任务。而且教材作用降低,参考书刊的作用相对提高。学生往往需要在课后阅读大量的本学科相关文献,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图书馆恰恰是高校学生的第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