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绿茶 第六章(4)(1/2)

    绿茶  第六章(4)

    “龙泉水烹龙嶂茶,何其此际断津涯。更深月上难成寐,古寺钟声带漏挝。”这是清代诗人凃方略赞美九龙茶和龙泉水所写的诗。九龙茶是我国的历史名茶,清朝雍正五年(1727年)就已被列为贡品。

    九龙茶产于江西安运县境内海拔1000多米的九龙山上。这里山势高峻,峦峰重叠,山清水秀,树木茂密,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终年云雾缭绕,土壤肥沃,极宜于茶树芽叶的生长。“九龙茶”和“龙泉水”是江西省安运县久享盛名的双绝,很早就为民间所传颂。

    宋朝末年,民族英雄文天祥和他的好友邹元彪,为了抗金救国来到九龙嶂,组成九龙寨,一面招募乡勇扩军,一面筹备军饷鼓励耕织,号召当地人民垦荒种茶,茶园面积有了很大发展。到了明代初叶,这里产茶更有发展,并由生产团茶改为散茶,茶叶的花色品种有上春、二春、大庄、匀庄、子芽头、茶末等多种。到了清初作为贡茶,所贡茶叶都是细嫩芽叶。长期以来,九龙山人民,常以载歌载舞来表达丰收的喜悦和对九龙茶的颂扬。古代的“赣南采茶戏”、现代的“茶童歌”以及电影《茶童戏主》,就都是以九龙茶为背景编制而成的。

    九龙茶的采制十分严格。《安运县志》中记载:“日有雨不采,晴有云不采,晴采之,蒸之搓之,拍之焙之,穿封之。”可见其鲜叶采摘之细致讲究,制造工艺之精巧。上等九龙茶实际上是一种芽茶,春分后,当茶芽初伸如谷粒大小时,开始采摘。采摘要求严格,阴雨天不采,露水芽不采,紫芽、病伤芽、瘦小芽不采。采后必须选拣和适当摊放。初制以高温杀青、经过二炒二揉、初干、整形、理条、提毫、摊凉和烘焙等工序制成。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加上精细严格的制作工艺,让九龙茶博得了无数饮茶者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