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非常道 > 变异第二十三(1)

变异第二十三(1)(2/2)

,某当此时而求去,非为自身计也。”随即退居河南辉县水竹村。袁世凯称帝后,封他为“嵩山四友”之一,特许不称臣,不跪拜。

    康梁革命失败后,康有为日益保守。从政治革命到君主立宪,又退到保皇,到要求定孔教为国教,到墨西哥、印度等地考察后,他自承:“吾自游墨而不敢言民主共和,自游印度而不敢言革命自立焉。”

    1923年7月,孙中山就因寻求美国支持不得,而向《纽约时报》记者表达了他强烈的不满。同年12月,孙中山更因要截留广东海关关余,又遭遇英、美、法、日、意、葡等国派军舰赴广州向他示停他终于愤然宣布:“我们已不依赖西方,我们将联合俄国。”

    1923年,王造时在《清华周刊》发表文章说:“对于讲学问的梁任公先生,我是十二万分的钦佩;对于谈政治的梁任公先生,我是十二万分的怀疑。”以此为国民党辩护。十年之后,王同样激烈地批评国民党,朋友说他自相矛盾,王反问:“是我变了呢?还是国民党变了呢?”

    孙中山应邀北上,但到天津后,奉系、皖系跟他的合作就破裂了。张作霖在宴会上说:“我是捧人的,我今天能捧姓段的,就可捧姓孙的。唯我只反对共产,如共产实行,则虽流血所不辞。”

    胡汉民曾对张学良说,当年在总理面前是两个人,一个是汪精卫,一个是他。总理总是派汪精卫到外面去办外交,干这些事都得说假话呀,不能说真话。因此,汪精卫习惯了,他跟谁都说假话,而胡汉民是办内务的,得说实话,他在总理面前什么都说,结果得罪了总理。

    1927年,井冈山的边区特委开会时,每一个与会者的胸前都必须挂一个红布条,写上各人的出身。陈正人读过两年师范,未读完初中,在这些大老粗中间,他算是知识分子了。开会选举,他当选为特委书记时,有人说:“不行,不行,**是无产阶级的党,一个知识分子怎么能当书记?!重选,重选……”结果在印刷厂当过学徒的谭震林当书记,陈为谭的部下,书记的事情却都是陈正人来做。近四十年后,陈正人在“文革”的“牛棚”里,想起这件往事,感叹说:“我们党在幼年的时候,就很厉害啊……”

    北伐完成,东北易帜,中国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蒋介石根基稳固,开始不买元老们的账。某日,张静江约吴稚晖、蔡元培、李石曾等人聊天,对蒋发泄不满,要求大家向蒋进言。吴稚晖说:蒋先生个性倔犟,自信力极大,大家不宜进言。明知无济于事而强为之,徒引起无谓反感,实属不智之举。吴又说:若说句粗话,蒋先生是个流氓底子出身,今已黄袍加身,一跃而为国府主席,自然目空一切。和昔日流迹上海,为静江先生送信跑腿时,自不可同日而语。最好大家信任他,由他放手去干,不必对国事滥出主张。做得好,固然是他分内的事;做得不好,也是他的责任,免得推诿到别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