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影响历史进程的100本书 > 影响历史进程的100本书 第十八章(2)

影响历史进程的100本书 第十八章(2)(2/2)

藏在神学的夹缝中。

    作者立足冉森派教义,与耶稣会进行了针锋相对的争论,认为所有人都处在罪孽之中,除非得到上帝的恩赐,否则永难获救;人性败坏、上帝存在是宗教最根本的两条真理,但人又没有办法通过理性证明上帝的存在,因此理性与信仰无关。作者在《思想录》中说:“人只不过 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有思想的芦苇。”

    浓厚的宗教色彩使《思想录》似乎与当时的主流思想——理性主义思潮背道而驰,但事实并非如此,书中并没有贬低或否认人类的理性;相反,而是在继承理性传统的基础上对人性、社会、宗教以及哲学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也可以说,《思想录》是将理性和宗教信仰分离开来,独辟蹊径地论述了与两者有关的问题。此书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思想方法上都超出了神学的狭隘范围,但是其中“人生脆弱”、“世事无常”的思想不免带有消极思想。

    任何一种思想方法和哲学观点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形成的,生活在 17、18世纪的思想家们,他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无一不与他们的科学研究和当时的政治特性联系在一起,他们的思想既体现了当时的时代特征,又不可避免地受其制约。

    作者帕斯卡生活在17世纪的法国。由于生产技术的需要,自然领域内的斗争使科学界不断提出新观点、新课题;与此同时,在神学思想行将崩溃,意识形态需忆革时,一批先进的思想家们也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思想录》无疑是当时思想界的典范,其作者则在科学和思想两方面均占有重要地位。

    1670年,《思想录》在法国首版,并凭借可贵的方法论、进步的历史观、勇于向权威挑战的斗争精神得到普遍认可,成为 17世纪思想史与科学史上的一篇里程碑式的重要宣言。如今,《思想录》被认为是欧洲近代三大哲理散文之一、世界思想文化史上的经典之作,对17世纪以后的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伦理学》

    ——理性主义的经典作品

    ◎作者介绍

    斯宾诺莎斯宾诺莎(Baruch[后改名为Bendictus] Spinoza,1632 —1677),荷兰唯物主义哲学家,西方近代哲学史重要的理性主义者,与笛卡尔和莱布尼茨齐名。生于阿姆斯特丹一个犹太商人家庭,早年接触了笛卡尔的著作,并且受到安顿的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

    24岁时,斯宾诺莎的思想逐渐与正统神学发生分歧,犹太教会以思想异端的罪名革除他的教籍,并驱逐出犹太社团。尽管生活艰难,他仍然坚持哲学和科学的研究,完成了《简论神·人和人的幸福》、《理智改进论》、《笛卡尔哲学原理》的大部分和《伦理学》的第一卷。1670年化名出版了《神学政治论》,五年后完成《伦理学》的写作,斯宾诺莎的哲学思想基本上都表述在这本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