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高调处世 低调做人 > 第十章 不卑不亢 能屈能伸(2)

第十章 不卑不亢 能屈能伸(2)(1/2)

    第十章 不卑不亢  能屈能伸(2)

    与大象比起来,人类就显得脆弱多了。人的一生总有倒下的时候,或是疾病,或是打击,或是灾难。但是倒下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倒下之后一蹶不振,从此站不起来了。

    有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父亲请一位拳击师培训自己的儿子。一年后,父亲接儿子回家,拳击师安排了一场拳击比赛,让这个父亲检验一下儿子的学习成果。结果在比赛中,儿子被打倒了许多次,但每次他都站了起来。父亲对此很不满意,他质问拳击师:“为什么我的儿子总被打倒?”拳击师说:“你没看见你的儿子一被打倒,马上就站起来了吗?倒下并不意味着失败,这种顽强的毅力是他在人生道路上最需要的,有这种毅力、这种顽强精神的人,就没有什么是不可战胜的。”

    目前,多数人的生活环境比较顺利,缺乏实践锻炼的机会,碰到困难,极易导致怯懦。尤其性格内向、感情脆弱的人若得不到适当引导,更容易形成怯懦的倾向。

    要远离怯懦首先要增强自信和勇气。越是困难的工作,越勇于承担,硬着头皮,咬紧牙关,强迫自己深入进去。随着时间推移,会由开始的生疏到后来的熟练,由开始的紧张到后来的轻松,慢慢体会到自己的力量,增强自信心和勇气。

    俭朴是低调做人的根本

    俭朴是一种传统美德

    俭朴是一种传统美德。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中教育儿子司马康说,古今以俭朴立业闻名,以奢侈而自遭败落的事例多得很,你不但自身要俭朴,而且还要以此训教你的子子孙孙,使他们也懂得我家先辈传统的俭朴家风。

    康熙十六年,于成龙被擢任福建按察使,主管一省司法。去福建上任前,他嘱人买了数百斤萝卜放在船上。有人不解地问他:“萝卜又不值钱,买这么多干什么?”他回答道:“沿途供馔,得赖此青黄不接的时候,以用糠杂米野菜为粥。”即使有客人来了,也和他一同吃薄粥。他对客人说:“我这样做,可留些余米赈济灾民,如若上下都和我一样行事,更多的灾民会渡过难关,存活下来。”江南、江西的百姓因为于成龙自奉简陋,每天只吃青菜佐食,所以给他起了个外号“于青菜”,以示亲切景仰。于成龙喜欢饮茶,考虑到茶价很贵,他不愿意多破费,便以槐叶代茶。他让仆人每天从衙门后面的槐树上采几片叶子回来,一年下来,把那棵树都快采秃了。

    于成龙身体力行,使爱好奢侈的江南民俗大为改变,人们摒弃绸缎,以穿布衣为荣。一些平日鱼肉百姓的地方官,因知道于成龙好微服私访,每遇见白发伟躯者便胆战心惊,以为是于成龙,不得不有所收敛。

    康熙二十三年,于成龙病死在两江总督任上。僚吏来到他的居室,见这位总督大臣的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