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诡异的谜团 > 冲冠一怒为红颜——吴三桂降清史实(5)

冲冠一怒为红颜——吴三桂降清史实(5)(1/2)

    冲冠一怒为红颜——吴三桂降清史实(5)

    之后的战况逼迫吴三桂走上了降清的道路。1644年5月26日,李自成率领大军抵达山海关,山海关大战开始了。双方大战一天,吴三桂损失惨重,但是,还是见不到八旗精兵的影子。吴三桂亲自突围,面见多尔衮。见到多尔衮之后,据《谀闻续笔》记载,吴三桂提出了让清军入关的条件:“毋伤百姓,毋犯陵寝。访东宫及二王所在,立之南京;黄河为界,通南北好。”也就是说,一是请清兵入北京,不得侵犯明历朝皇帝陵寝,也不得伤害百姓。二是寻找到崇祯的太子,在南京重建大明政权;三是双方以黄河为界,以北归清,以南归大明,两国通好,互不侵犯。多尔衮提出大顺政权的军队与吴三桂的军队装束、甲仗相似,无法辨认,恐致误伤,令三桂与其将士剃发以相区别。吴三桂即行剃发,在汉人的眼里剃发便意味着降清,也就是说此时的吴三桂是真正降了清了。1644年5月28日,山海关大战以大顺政权和吴三桂两败俱伤、清朝坐收渔人之利而告终。吴三桂归顺清王朝后,便开始帮助清廷消灭南明王朝和镇压农民军东征西讨。

    是降还是“走为上策”的思考

    《孙子兵法》有云: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也就是说在面对敌强我弱、毫无取胜可能的情况时,战只能是送羊入虎口,投降也只是名存而实亡,因此只有采用迂回的方式保存实力。在松山之战中,吴三桂就一改以前作战勇猛的作风,选择了“逃跑”,从而凭借着自己保存的实力得以据守宁远,那么这次所谓的“降清”会不会也只是吴三桂面对强敌的“权宜之计”呢?近代就有人怀疑吴三桂降清的实质。

    认为吴三桂真的降清的人指出,至少有两点理由可以说明吴三桂投降了清朝:第一,清朝最高统治者视吴三桂为降将,如清摄政王多尔衮就把吴三桂作为部下来驱使,“命三桂兵各白布系肩为号”,“命三桂军先锋”,又“命吴三桂以步骑二万前驱追贼”。清廷为了奖励吴三桂在战争中的功劳,还“授三桂平西王勒印”。后来清帝剥除吴三桂爵位时,也把他称为降将:“逆贼吴三桂穷蹙来归,我世祖章皇帝念其输未投降,授之军旅。”由此可见,在清朝那里,吴三桂就是一个明朝降将;第二,吴三桂入关后的所作所为也充分表明他已真心降清。首先吴三桂打着为明王朝复仇的旗号引清入关,但是当南明政权的福王多次派人拉拢吴三桂时,吴三桂却断然拒绝了继续为明朝服务的愿望。除了福王之外,还有几任南明王,吴三桂都不曾表示要协同反清复明;反之,为了表示对清廷的忠诚,他还亲自出兵缅甸追杀南明永历王。因此学者们认为,不管当初引清兵入关时的吴三桂是怎么想的,但自从清兵入关后,他的确投降了清朝,此时,他已经不敢违抗清朝的命令,更不敢有任何反清复明的想法了。为了向清王朝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