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给你真理的钥匙 > 天哪!你们太棒了

天哪!你们太棒了(2/2)

你要加倍地爱自己;如果别人没有给你机会,你应该加倍地给自己机会;如果你们真的爱自己,就会为自己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没有人能够阻止辛黛瑞拉参加王子的舞会,没有人可以阻止辛黛瑞拉当上王后,除了她自己。对不对?

    学生:是的!

    老师:最后一个问题,这个故事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

    学生:过了好一会,午夜12点以后所有的东西都要变回原样,可是,辛黛瑞拉的水晶鞋没有变回去。

    老师:天哪,你们太棒了!你们看,就是伟大的作家也有出错的时候,所以,出错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我担保,如果你们当中谁将来要当作家,一定比这个作家更棒!你们相信吗?

    作文课更是能体现孩子的创造力。美国小学的作文课虽然没有在课堂上对孩子们进行大量的知识、传统思路的灌输,但是他们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目光引向校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他们要让孩子知道,生活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他们煞费苦心地告诉孩子怎样去思考问题,教给孩子们面对陌生领域和寻找答案的方法。

    美国的作文课,不要求学生当堂完成写作任务,而是允许他们到图书馆查资料,可以调查访问,给学生充分思考和准备的余地。美国的作文课,关注人生,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与他们自己的利益和命运息息相关。美国的作文课,与社会、与生活是沟通的,注意处理好作文与生活源头的关系,并且追求真实和实用。这些都是中国的作文、作业所欠缺的。

    一对年轻的中国夫妇移民到了美国,也带去了才9岁大的儿子,儿子在美国的一家公立小学读书,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儿子的英语长进不少,放学后也不直接回家了,而是常去图书馆,不时就背回一大书包的书来。问他一次借这么多书干什么,他一边看着借来的书一边打着电脑,头也不抬地说:“写作文。”

    母亲一看,大吃一惊,这叫作业吗?一看孩子打在电脑屏幕上的标题《中国的昨天和今天》,真有些哭笑不得,这样大的题目,在中国,即使是社会学博士,也很少有人敢去做。

    于是母亲严声厉色地问是谁的主意,儿子坦然相告:老师说美国是移民国家,让每个同学写一篇介绍自己祖先生活的国度的文章。要求概括这个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分析它与美国的不同,说明自己的看法。母亲听了,连叹息的力气也没有了,真不知道让一个9岁的孩子去做这样一个连成年人也未必能做的工程,会是一种什么结果?只觉得一个9岁的孩子如果被教育得不知天高地厚,以后恐怕是连吃饭的本事也没有了。

    过了几天,儿子就完成了这篇作业。没想到,打印出来的是一本二十多页的小册子。从九曲黄河到象形文字,从丝绸之路到五星红旗……热热闹闹。

    母亲自己看得有点发愣,一是因为他看见儿子把这篇文章分出了章与节,二是在文章最后列出了参考书目。这是母亲读研究生之后才运用的写作方式,那时,她都已经30岁了。

    不久,儿子的另一篇作文又出来了。这次是《我怎么看人类文化》。如果说上次的作业还有范围可循,这次真可谓不着边际了。母亲只好跟儿子一起查阅权威的工具书。费了一番气力,终于完成了从抽象到具体、又从具体到抽象的反反复复的折腾,儿子又是几个晚上坐在电脑前煞有介事地做文章。看着孩子那专心致志的样子,不禁心中苦笑,一个小学生,怎么去理解“文化”这个内涵无限丰富而外延又无法确定的概念呢?

    在美国教育中已经变得无拘无束的儿子无疑是把文章写出来了,这次打印出来的是10页,又是自己的封面,文章后面又列着一本本的参考书。他洋洋得意地对母亲说:“你说什么是文化?其实超简单——就是人创造出来让人享受的一切。”那自信的样子,似乎发现了别人没能发现的真理。

    后来,孩子把老师看过的作业带回来,上面有老师的批语:“我安排本次作业的初衷是让孩子们开阔眼界,活跃思维,而读他们作业的结果,往往是我进入了我希望孩子们进入的境界。”

    孩子说,老师没为我们感到骄傲,但是她为我们感到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