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帝国残梦-美利坚霸权主义的终结 > 2. 输了地球,赢了世界又如何? (2)

2. 输了地球,赢了世界又如何? (2)(1/2)

    2. 输了地球,赢了世界又如何? (2)

    ·寿终正寝的《京都议定书》

    环境保护主义是美国发明的。1864年,乔治·珀金斯·马什出版了《人与自然》一书,成了美国首位自然资源保护论者。同年,亨利·戴维·梭罗的遗作《缅因森林》呼吁建立国有森林。西奥多·罗斯福总统,一位提倡保护资源的总统,共建立了17个国家公园和文物保护地,为国家公园管理局的成立奠定了基础。他的远房亲属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步他的后尘,在大萧条时期成立了地方资源保护队,通过修建环境保护的基础设施来提供工作机会。1962年,雷切尔·卡森和她的重量级畅销书《寂静的春天》面世。这本书被称为环保运动“让全世界震耳发聩的一炮”。该书无可辩驳地阐明,被视为进步的现代生活方式之基础的化学制剂,实际上正在毒害着食物链中包括人类在内的大部分生物。她开创的事业已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发展壮大,以致理查德·尼克松总统于1970年设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环境保护局。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在过去一百多年的时间里,美国一直是环境问题方面的先驱,开始它只是关注国内的问题,后来在臭氧空洞、全球变暖这一重大的全球性问题上,美国也一直都在扮演领导者的角色。但是,因为美国拒签执行《京都议定书》,美国的环境政策在全世界看来代表了美国所有的错误行为,美国在这一问题上的领导角色只是为了发号施令而自己并不承担义务。

    美国——全球环境的最大污染者

    美国人口仅占全球人口的3%至4%,而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却占全球排放量的25%以上。美国曾于1998年11月签署了《京都议定书》。2001年3月,布什政府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会影响美国经济发展”和“发展中国家也应该承担减排和限排温室气体的义务”为借口,宣布拒绝执行《京都议定书》。

    在2000年的竞选活动中,作为总统候选人,布什说过他将会强行限制发电厂的废气排放量,给人们留下了他当总统后会关注环境问题的印象。然而,就职典礼刚刚过去六个星期,新政府就撤消了此前公布的保护濒临灭绝的大马哈鱼和鳟鱼的一些措施。然后,2001年3月13日,布什放宽了对发电厂排放物的管制,这和他在竞选期间做出的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承诺恰恰相反。他一意孤行,全然不顾环境保护局局长惠特曼的劝阻。惠特曼说,“我强烈建议您继续承认全球气候变暖是一个确实存在的严重问题”。斯充道,“总统先生,这是一个关系美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信誉问题”,“同时也是一个会在国内引起反响的问题。我们需翼现出兴趣。”而总统辩解说,由于电力缺乏,我们的经济处于紧急状态,目前获取更多的电力比处理排废问题更重要。紧接着,3月20日,他下令放宽了对饮用水中砷含量的限制,第二天又推迟了旨在保护森林地带集水区的采矿规定的实施。

    《京都议定书》代表了全球全人类的共同利益,拒签《京都议定书》的决定似乎就更凸显了布什政府根深蒂固的狭隘自私的国家本位利益观和轻视环保的态度,并成为美国挥霍无度、漠不关心和高傲自大的一个象征。正如布什的环境保护局局长克丽斯廷·托德·惠特曼所认为的,就本届政府而言,《京都议定书》已经“寿终正寝”了。

    《京都议定书》的内容

    《京都议定书》脱胎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气候框架公约》)。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这次会议被视为“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史称“里约地球峰会”。《气候框架公约》通过得并不轻松。在拿到里约会议上之前,联合国设立了一个政府间谈判委员会,为此进行了一年半的马拉松谈判,才在1992年5月22日(离里约会议开幕还有12天)达成协议。这样,人类总算是有了第一个为全面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公约。

    《气候框架公约》于1994年3月生效。到了1995年,已经有超过50个国家批准了《气候框架公约》,于是公约的缔约方第一次大会于当年的4月在德国柏林举行。会议规定,今后每年都举行一次公约缔约方大会。1996年,第二次缔约方大会在日内瓦举行。因为《气候框架公约》只是一个原则性的、概念性的公约,对各国的约束力也是很含糊的,要真正能达到使各国减少排放温室气体的目的,就需要订立一个约束力更强的、明确规定各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量之义务的议定书。于是到了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开第三次缔约方大会时,通过了著名的《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排放的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数量,胰1990年减少5.2%,发展中国家因为经济欠发达而不承担减排义务。对各发达国家说来,从2008年到2012年必须完成的削减目标是:与1990年相比,欧盟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加拿大削减6%、东欧各国削减5%~8%。新西兰、俄罗斯和乌克兰则不必削减,可将排放量稳定在1990年水平上。议定书同时允许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挪威的排放量分别比1990年增加10%、8%、1%。《京都议定书》需要在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55%的至少55个国家批准之后才具有国际法效力。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政府相继批准了《京都议定书》,批准议定书的国家超过了55个,但批准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仅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36%,尚不足以使《京都议定书》生效。

    美国人说:破坏环境太危险

    事实上,因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工业发展,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使得天上臭氧层早已破了个洞,严重危害着全体人类的健康,需要修补而且要快。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领导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