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美国的救赎 > 城市的“疤痕”——职业乞丐和流浪汉(2)

城市的“疤痕”——职业乞丐和流浪汉(2)(1/2)

    城市的“疤痕”——职业乞丐和流浪汉(2)

    感恩节前的一个下午,休斯敦尽管有阳光,但仍寒气逼人,市区附近的艾伦公园路上,波尔坐在一个白色的塑料水桶上,身旁放着一条毯子,眼巴巴地望着停在红灯前的汽车,并晃着写有“过节好!上帝保佑你”的纸板,希望车主能摇下车窗,友善地递上一两个子儿。

    波尔今年57岁,是地道的得克萨斯州人,老家就在布什牧场附近的韦科市。他35年前来到休斯敦,做过水暖工、卡车司机、清洁工等,都是些力气活,钱挣得很少。波尔上无父母,下无妻儿,也没有兄弟姐妹,多年来就是一个人过。

    波尔流浪已经好多年了,现住在市区内的桥洞里,与他为“邻”的还有一对白人夫妇。尽管都是流浪,但夫妇俩不乞讨,而是卖报纸谋生。实际上,乞丐与流浪者并非一回事,前者乞讨钱财和食物,后者只是没有固定居所,但可能有工作。

    波尔身上同样看不出半点当乞丐的自卑。波尔在艾伦公园路“占山为王”已经4年了,他没有固定的作息时间,但有具体的目标,那就是每天挣到10美元就“收工”。他的支出基本分为三大块,食物、香烟和啤酒,如有剩余,还可买些可乐之类的饮料。有的人目标更大些,一天收入上百美元的也不在少数。

    忽然前方刚刚停下的一辆车,车内的白人小伙子正在点烟,波尔一个冀冲上去,同小伙子嘟哝着要烟。小伙子还算慷慨,给了他两支。波尔迫不及待地点上一支,最里还嘟囔着说,“这不是我最喜欢抽的牌子。”

    作为一个“资深”乞丐,波尔有很多苦衷,经常遭人白眼。一般人看来,不劳而获的人不值得同情。加上波尔看上去很强壮,99%的路人不会给钱。其实并非不想工作,而是身体不行。他自称脑子有问题,几年前动了手术,现在还留着伤疤。

    当然,波尔承认,乞丐中也有败类。他们粗暴行乞,或者发酒疯闹事,增加了人们对乞丐的担心和鄙视。近年来,美国很多城市加紧了对乞丐的管理,有的已实行了乞丐“挂牌营业”制度。明尼苏达州的明尼阿波利斯市规定,乞丐必须每年到政府注册,而且要制作执照,行乞时带在身上。如果不带,将被处以重罚,包括罚款甚至长达30天的监禁。另外,很多地方禁止在自动取款机附近、餐馆周围、公共汽车站和休息室等地点行乞。波尔愤怒地说,这些措施非常“荒谬”,但他们却没有发言权。

    不过,乞丐们也会为自己的利益斗争。2003年,芝加哥5000名乞丐就联合提出诉讼,称在礼貌行乞过程中遭到不公正的罚款或拘捕。结果每人获得了400美元的赔款。作为纳税人,他理应得到国家的福利,但问题是他离62岁的退休年龄还差好几年。在可以享受福利以前,只能靠乞讨为生。

    为了提高乞丐的乞讨能力,纽约还办了个“乞丐学院”,学制6晚,收费100美元,前4个晚上学习行乞的理论知识,后2个晚上到街头实习,院长亲自在旁边进行观察,指出不足的地方,并加以辅导。

    据院长介绍,成绩优异的毕业生每月可乞到2000—4000美元。35岁的洛杉矶企业家米克·普拉布林还推出了《行乞套餐》一书,包括行乞指南、行乞装备和行乞衣物。该书作者保证,任何有志于行乞人士,只要熟练掌握书中理论,配备必要的行装,保证每年可乞到3万美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