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驼峰航线 > 康姆亚迪的十八次中国行(2)

康姆亚迪的十八次中国行(2)(1/2)

    康姆亚迪的十八次中国行(2)

    “天气一直在变,我们几乎总是在大风和云层里飞。难得遇上晴天,一次前面的云淡了,我被吓了一跳,我们距离地面只有三四百米,似乎是它肚皮上的一只跳蚤。天气晴朗又怕被日机发现,我们的运输机和灵巧的战斗机比起来,就像是头气喘吁吁的大笨象。”

    “气流非常复杂,上升的暖气流碰到下降的冷气流就形成气旋,气流和气旋碰到山壁再反弹回来,就像是没完没了的暗礁。我们只能小心翼翼地从气旋的大手指缝里钻过去,如果被它抓住,那就麻烦了。”康姆亚迪有一次就被“抓”住了。

    “当时的地面气象预报总不够精确。在那么一片大山里,确实也没办法。我们从印度拉了满满一舱炸弹,飞了不久,地面通知我们有几片散云,放心飞。半小时后却碰到一大块积雨云,两边都是高山,只能穿过它。飞机最怕的不是下雨,甚至大风、下雪也好对付,但当你碰到闪电就必须小心了。”

    “我们扎进云层,里面雷声隆隆,像是在演出一幕歌剧。飞机剧烈地抖动着,我才体会到‘把安全带系到最紧’这句话的含义。后来有记者问我是不是应该用绳子把自己绑在驾驶座位上,我说可惜我们只有一条安全带,否则我真愿意这么做。机舱里的炸弹也在‘跳舞’,它们连安全带也没有。”

    庆幸的是,经过一番搏斗,“信天翁”最终穿出了乌云,康姆亚迪与机组成员击掌相庆。所有人都很勇敢,大家在同一架飞机上,必须相互配合,虽然有人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每个人都勇气十足。当然,还要有运气。

    “信天翁”到达昆明,受到热烈欢迎,因为他们不仅带去了炸弹、汽油,还带去了家信、啤酒和药品。虽然飞虎队的名气比他们响亮,但只有通过他们,他们才能和外界联系。一说到这些,康姆亚迪就很得意。

    驼峰飞行员的另一个主要“敌人”,就是他们心爱的“信天翁”本身。“加满油,‘信天翁’能飞10小时。从印度飞到昆明顺风4个小时就能到,但是返回印度逆风飞行,一般要飞5个小时。如果遇到逆风很大,或者其他什么情况,在天上的时间就要精确计算了。有一次,回去的风很大,我们飞得很慢,降落到机场,油箱里已经没有油了。我的很多朋友在返回的路上,因为没有燃油而坠机了。”

    二战后,艾森豪威尔将军曾说过:美国靠三个工具赢得了这场战争——登陆艇、C—47运输机和越野车。C—47是美国的新型运输机,1940年开始装备部队。“它的名字是信天翁,但我看来,粗粗短短的机身使它看上去像一名敦厚的老实人”。

    “即使今天驾驶C—47飞驼峰也不是件轻松的事情。”

    1993年2月,研究飞虎队的中国专家戈叔亚接到一个电话,一位叫詹姆斯·康普顿的美国老先生要见他。他是原美国陆军第14航空队第308轰炸机大队的一名B一24轰炸机驾驶员。

    当戈叔亚问他为什么不到他们原来的基地呈贡县去看一看时,老人就再也无法平静下来,激动地反复问他能去吗?戈叔亚记得当时那位彬彬有礼的宾馆翻译、他从未见过的年轻人很不客气地对他说:“你恐怕必须带老头儿去一趟呈贡,你看他的眼泪都快流出来了。”

    老康普顿最终没有去呈贡,因为那里的机场现在已经成为军事单位,不允许外国人进行参观。几年后,戈叔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