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驼峰航线 > 中国航空先驱的爱国信仰

中国航空先驱的爱国信仰(1/2)

    中国航空先驱的爱国信仰

    飞行一直是人类对于天空的梦想,一如人们发自内心的对自由的永恒渴望。尤其是在战火硝烟的年代里,这种梦想与渴望更由于承载了太多的蕴含在血与火中的爱国气息而多了几许个人对生命的置之度外与历史的悲壮。

    孙中山先生的航空救国思想,一经宣传号召,就在海外的华侨中间得到积极热烈的响应,这对中国早期航空事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为什么这个号召会得到如此热烈的回应呢?对于负笈海外的留学生与华侨,在国外的生活环境与人生阅历,更容易使他们把外族的侵略与残缺破碎的旧有制度联系在一起,这样一来,势必造成强烈的撞击,在心理上造成的震撼不但如鲠在喉,而且激起的爱国心恐怕要比任何时候都要来得更强烈一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冯如和杨仙逸。在当时中国社会,人们都在通过不同的途径寻求救国之路时,冯如和杨仙逸选择了飞机,可谓找到了最直接的方式,并使这个国家的飞机发展史上,从一开始就浸染上了浓厚的爱国色彩。

    冯如(1883—1912),广东恩平县人。因年幼家贫,12岁时,随亲戚赴美国旧金山当童工。10年的发奋学习和工作实践,使冯如成为一名精通机械和电器技术的专家,他先后研制了抽水机、打桩机、发电机、有线电话和无线电报机等先进机电设备,在当地颇负盛名。1907年,冯如在奥克兰设立飞机制造厂,1909年正式成立广东飞行器公司,任总工程师。1909年9月,即世界第一架飞机问世不到6年后,冯如完成了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并制造的第一架飞机,他把这架飞机称为“冯如1号”。9月21日傍晚,“冯如1号”正式试飞,航程约800米。美国《三藩市考察者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刊登了冯如的大照片,称他为“东方的莱特”,并惊呼“在航空领域,中国人把白人抛在后面了!”

    1909年10月至12月,冯如驾驶飞机在奥克兰进行飞行表演大获成功,受到孙中山先生和旅美华侨的赞许,同时获得美国国际航空学会颁发的甲等飞行员证书。

    1911年1月他又研制成功一架新型飞机——“冯如2号”,并于1月18日在艾劳赫斯特广场进行试飞,虽然整个飞行过程只有短短的4分钟。但在当时的条件下,还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美国《三藩市星期日呼声报》用整版的篇幅进行了报道。我们从报道的题目中不难看出飞机试飞成功的象征意义——“他为中国龙插上了翅膀”,并以巨龙、冯如飞机和冯如像作为套题照片,并对冯如其人其事进行了详细报道。

    此后两个月期间,冯如驾驶飞机在海湾多次环绕飞行,其最高时速为104公里,飞行高度达200余米,性能达到了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前往观看飞行的中外人士不可胜数,欧美各媒体称赞道:“君之名誉时已飞腾于世界矣。”

    冯如为中国赢得世界性的声誉的同时,面对美国方面曾有人提出的以重金聘请他为教授的优厚条件,冯如婉言谢绝,而是接受了时任两广总督的张鸣岐的电邀,带着助手及两架飞机回国。不久,辛亥革命爆发,对清王朝的失望更坚定了他“航空救国”及发展祖国航空工业的理想,而且坚信只有“入民国后或可实行之”,于是,冯如毅然率助手参加了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

    冯如被广东革命军政府委任为飞行队长,成为中国第一个飞机长。并在广州燕塘建立广东飞行器公司,这是中国国内的第一个飞机制造厂。当时清朝廷尚在北京,冯如认为“虏巢未破,终为后患”,遂积极组织北伐飞机侦察队,准备北伐,并加紧制造飞机,以供北上参战。

    1912年8月25日,冯如在广州燕塘飞行表演中不幸失事牺牲,被追授为陆军少将,遗体安葬在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