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概 论(1)(2/2)


    宠利毋居人前,德业毋落人后,受享毋逾分外,修持毋减分中。

    一九○

    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一九一

    盖世的功劳,当不得一个“矜”字;弥天的罪过,当不得一个“悔”字。

    一九二

    完名美节,不宜独任,分些与人,可以远害全身;辱行污名,不宜全推,引些归己,可以韬光养德。

    一九三

    事事要留个有余不尽的意思,便造物不能忌我,鬼神不能损我。若业必求满,功必求盈者,不生内变,必招外忧。

    一九四

    家庭有个真佛,日用有种真道,人能诚心和气、愉色婉言,使父母兄弟间形体万倍也。

    一九五

    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

    一九六

    粪虫至秽变为蝉,而饮露于秋风;腐草无光化为萤,而耀采于夏月。故知洁常自污出,明每从暗生也。

    一九七

    矜高倨傲,无非客气降伏得,客气下而后正气伸;**意识,尽属妄心消杀得,妄心尽而后真心现。

    一九八

    饱后思味,,则浓淡之境都消;色后思淫,则男女之见尽绝。故人当以事后之悔,悟破临事之痴迷,则性定而动无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