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傅佩荣《孟子》心得 > 第十一章 真诚自得快乐(3)

第十一章 真诚自得快乐(3)(1/2)

    第十一章真诚自得快乐(3)

    当我们没得到一样东西的时候,觉得没它活不下去,得到之后才发现,是这样的重复而乏味。年轻的时候没工作,没赚到钱,心想非有钱不可,不然活不下去;赚到钱后发现,钱有什么用呢?不过是一些数字而已,存在银行里钱数有很多零,那些零跟我们有什么关系?有人想有名,有名了反而没有个人自由,到任何地方别人都认得自己,觉得自己总在扮演一种角色,需要符合别人的要求,都没什么意思。

    浮士德与魔鬼的故事给出了最大的教训:人类得到了所有的一切,但并不快乐,不会说这样就够了,“余愿足矣”。小说有各种版本,其中一个的结局是,浮士德发现,能够付出、能够帮助别人才是快乐。西方人也悟到人格的价值在内不在外。我们儒家早就懂得,“施”比“受”有福,服务、奉献,帮助别人,我才有真正的快乐。

    这种快乐在于,外在的一切我都不需要,只要反省自己,做到完全真诚——心中坦坦荡荡,对父母亲孝顺,对朋友讲信用讲道义,对工作负责,就会快乐无比,乐莫大焉。

    这是一种境界。孟子说自己善养浩然之气,用真诚和正直来培养,它就会充满在天地之间。还说,一个君子经过任何地方,都会感化百姓,他心中所存的是神妙无比的力量,上下与天地一起运转。

    古代,天地和万物这两个词有特殊用法,天地代表大,万物代表多。《庄子》里讲,天地像一根手指一样,万物像一匹马一样。意思是人如果觉悟了,就不会只看到外面的大和外面的多,那些可以整个收摄在“道”里,成为一个整体。

    孟子并不谈庄子这一套。他的意思是,天地是无限的广大空间,我在任何地方都走得通。只要我的人格挺立,万物我都不需要,生命精神就可以弥漫在天地之间,我圆满而无缺。

    —人格独立最快乐—

    有学者从孟子那里发展出很好的观念,叫做“独立山头我为峰”。站在山顶上我就是山峰,“举头天外望,无我这般人”,这也是儒家的思想。从古到今宇宙经历了一百多亿年,但任何一个人的存在都是独一无二、不能替代的,这个人多么可贵啊!

    儒家思想为什么值得我们推广呢?因为它把每一个人都当做独立的个体。一方面人有社会性,跟别人要好好相处;另一方面每个人又都是个体,要对自己负责,抬头对天要负责,低头对人要负责。对这种个体尊严,古今中外很少有像儒家提得这么高的。儒家要求每一个人都能够自我觉悟,觉悟到内在的圆满充实,生命就有了独立的基础。

    西方发展民主制度,尊重每一个人的人权,但不能超越儒家思想对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