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傅佩荣《孟子》心得 > 第十章 谦谦君子当如是(2)

第十章 谦谦君子当如是(2)(1/2)

    第十章谦谦君子当如是(2)

    第二种勇敢的代表叫做孟施舍。他对待打不过的人,就像对待足以战胜的人一样。如果衡量力量,敌得过才前进,考虑可以胜才交战,其实是一种畏惧的表现。不过,孟施舍怎么能保证必胜呢?不过是无所畏惧罢了。

    打仗有一种情况,叫做以寡敌众,靠什么呢?士气高昂。这是一种精神胜利法,因为我们是正义之师,代表天地的正气,孟施舍这样做动员,士兵可以以一当十,以十当百。历史上的很多战役,像淝水之战、赤壁之战,都是士气占了绝对的因素。

    孟子偏向于肯定孟施舍。第一种北宫黝的勇敢,只有少数壮汉、大力士一样的人才做得到。第二种勇敢每个人都可以做到。我虽然个子不高,力量不大,但我有信心有拼劲,因为不要命而让人害怕。比如参加考试,对自己说,我一定行;做推销,有一种精神,只要努力一定能打动客户。这种办法,让人产生强烈的自信,是向内收敛,肯定自己有一种力量,比较有制胜的希望。

    但这两种勇敢还不够,真正的勇敢是第三种。孟子引述了曾参的话。曾参对弟子说,你爱好勇敢吗?接着引用了孔子的话,“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很多时候我们和别人之间出现问题,自己一定对吗?有一半的可能是我们不对,所以要先反省自己。“缩”代表挺得住,有道理。如果自己理屈,那么即使面对穿着粗糙衣服的平凡人,我们难道不害怕吗?不缩,意思是自己的道理站不住。这里的害怕,不是怕他来报复,害怕的是自己没有道理,成为不义之人。

    假如反省自己,发现自己理直,那么即使有千万人反对我,我照样向前走去,毫不畏惧。很多人讲儒家强调和谐,没错,但和谐不是和稀泥,光和谐而不要原则,是和稀泥。孔子最讨厌“乡愿”,即没有原则的人。比方有人吵架,我说,你没错他也没错,你们不要吵了。谁错了?我错了,我来调解是错了。这能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吗?不可能的。

    儒家一方面强调人的社会责任,人与人相处要真诚守法,要互相尊重,以此维持社会秩序。另一方面又不会因为很多人希望如此,这就是对的,那就变成西方所谓的效益主义了,只要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就算对。儒家其实偏向伦理学,有道义原则的。

    第三种勇敢需要自我反省的能力,别人有理,要懂得惭愧,而且从善如流,否则对抗到底,哪怕“众人皆醉我独醒”。如果没有这种精神,怎么能算儒家呢?

    孟子分析了三种勇敢:第一种是外发的,向外表现出来,没有人挡得住;第二种是内敛的,向内要求自己有信心,要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