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石鼓歌》(2/2)

高山嵯峨。

    随从之臣才艺都是世上第一,挑选优秀撰写刻石放在山坡。

    任凭长年雨打日晒野火焚烧,仗着鬼神守护石鼓永不湮没。

    你从哪里得来这拓本的底稿?

    丝毫都很完备一点也无差错。

    言辞严谨内容奥密难于理解,字体不象隶书蝌文自成一格。

    年代久远难免受损笔画残缺,仍象得剑斩断活生生的蛟鼍。

    字迹有如鸾凤翔飞众仙飘逸,笔画恰似珊瑚碧树枝交错。

    苍劲钩连象金绳铁索穿锁钮,浑然又象织梭化龙九鼎沦没。

    浅见儒士编纂诗经却不收入,大雅小雅内容狭窄并不壮阔。

    孙子周游未到秦地无知难怪,采诗不全象取星宿却漏羲娥。

    啊我虽好古却苦于生得太晚,对着石鼓文我哭得涕泪滂沱。

    想当年我蒙召做国子监博士,那年正改纪元年号称着元和,我的朋友在凤翔府任职从事,曾经为我设计挖掘石鼓坑窝。

    我刷帽沐浴禀告国子监祭酒;“如此至宝文物世上能存几多?

    只要包毡裹席就能立即运到,十个石鼓运载只需几匹骆驼。

    进献太庙把它比作文物郜鼎,那声价百倍于郜鼎岂是太过?

    皇恩浩荡如果准许留在太学,诸生就能钻研解说一起切蹉。

    汉朝时鸿都门观经尚且拥塞,将会看见全国上下为此奔波。

    剜剔藓苔泥尘露出文字棱角,把它放得平平稳稳不偏不颇。

    高楼大厦深檐厚瓦把它覆盖,经历久远不受意外损坏伤挫。”

    朝中的大官个个都老于世故,他们空无主见岂肯感奋奔波?

    牧童在鼓上敲火牛用它磨角,谁能再用手把这个宝物抚摸?

    长年累月风化销铄将被埋没。六年来向西遥望我空叹吟哦!

    王羲之书法时俗趁机显秀媚,书写数张还可换回一群白鹅。

    继周之后八代争战已经结束,至今无人收拾整理又可奈何?

    如今正是天下太平国泰民安,皇上重视儒术推崇孔丘孟轲。

    怎么才能把此事向皇帝建议,愿借善辩之人发挥口若悬河。

    石鼓歌写到这里就算结束吧,唉呀我的意愿大概是白说说!

    【评析】:

    石鼓文系我国最早的石刻,是秦代所为。内容记叙狩猎情状,文为大篆。韩氏以为周宣王时所为。其物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诗人感慨石鼓文物的废弃,力谏当局保护石鼓而不得采纳,因而大发牢骚。开头四句是总起,自谦没有李杜之才,不敢作歌。“周纲”十二句是追叙石鼓来历久远。

    “公从”十句是叙石鼓文的文字和字体及其保留的价值。“陋儒”六句是叙怀疑《诗经》不收石鼓文,乃是孔子的粗心。“忆昔”十八句,是叙发现石鼓的经过和建议留置太学。“中朝”十句是叙当局不纳诗人建议,叹惜石鼓文物的废除。“方今”六句,希望在尊崇儒学的时代,能把石鼓移置太学。

    章法整齐、辞严义密,音韵铿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