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名门 > 第三百三十三章 国事烦忧(上)

第三百三十三章 国事烦忧(上)(1/2)

    第三百三十三章 国事烦忧(上)

    清晨,天尚未亮,在严寒笼罩的城池中,起早的商人和差役已经在大街上露出了踪迹,不少人家的灯已经亮了,四更时分,张焕府上也有了动静,厨子开始做早饭,粗使下人开始清扫夜物,主妇裴莹也早早起了床,忙碌地安排着新的一天,今天是张焕回到陇右的第二天,他需要听取手下重臣的述职报告,也要了解目前各地的实力对他将来发展的支撑,五更时分,就在裴莹派丫鬟请张焕起床时,意外却发生了,张焕一早便出门去了,连崔宁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张焕在不到四更便悄悄从后门离开了府第,他在十几名亲兵的护卫下来到金城郡城西,这里是金城郡普通民众的聚居地,在城西南还有大片生活在底层的贫民区,天刚麻麻亮,他来到了一条叫吴东巷的小街,几名亲兵拿着一本册子挨家挨户地查找。

    “都督,这里有一家。”一名亲兵找到了册子上的第一户,吴东巷里一共住有七家军户,其中有三户人家的子弟同时在张三城守捉战中阵亡,张焕打量了一下这户人家,三间旧瓦房,低矮的泥墙、被风吹雨打显得发白的院门,一株凋零的老杏树,这里每家每户都没有什么门牌,每家每户的特色便是它们各自的招牌,这一户人家的特色便是这株老杏树,是吴东巷中独有的一株。

    但张焕心里却隐隐感到一丝不安,这里是阵亡士兵张孝平的家,按理,张孝平阵亡的消息早就应该传来,但这里却没有半点伤痛的影子,一切平静如旧,难道他们还不知道张孝平已阵亡了吗?张焕见旁边的侧房上已经冒出青烟,知道主人已经起床了,便向亲兵使了一个眼色。

    一名亲兵上前用劲敲了敲门,片刻,院子里传来了颤巍巍的脚步声,门‘吱嘎!’一声开了一条缝,出现了一张苍老的脸庞,这是一个六十余岁的老人,背已经全驼了,拄着杖,他见门口站着十几名官兵,不由一怔,随即眼中露出了一抹深沉的哀伤。

    “你们找谁?”他的声音嘶哑而苍老。

    李定方上前一抱拳道:“老丈,我们都是张孝平的弟兄,刚从安西回来,特来看看他的家人。”

    “哦!你们快快请进。”老人连忙将门拉开,让众人进来,在门打开了一瞬间,张焕一眼便看见了挂在房檐下一束白幡,他的心略略放下了,如果老人还不知道自己儿子已阵亡,自己都不知该如何开这个口。

    众人进了院子,这是一个极为简陋的小院,在院子一角种了几架豆角和一蔓南瓜,还有就是一只石磨,其他便再无什物,张焕见房间里昏黑,便对老丈笑道:“我们只问问情况便走,就不进屋了。”

    “那真是怠慢你们了。”老人艰难地从屋里取出两只胡凳,一名亲兵连忙上前接过,给都督坐下,老人也坐了下来,他老眼昏花,这才发现张焕没有穿军服,而且还是这帮军人的头。

    “你是.....”凭着丰富的人生经验,老人隐隐感到眼前这个穿着青袍的男子恐怕不是一般人。

    张焕欠了欠身便道:“我是军中的行军司马,特来了解阵亡将士的抚恤情况,随便找了几家,您就是第一家。”

    听到‘抚恤’二字,老人的嘴唇开始剧烈抖动,眼角滚出了两颗浑浊的老泪,他克制不住内心的悲哀,忽然捂着脸无声地饮泣起来,张焕默默地注视着老人枯树皮般的手背,心中也充满伤感。

    良久,等老人的情绪略略平静,他才问道:“老丈一共有几个儿子?”

    老人擦去眼角泪水,缓缓道:“我一共生了五个儿子,三个早夭,只剩下二郎和五郎,孝平就是五郎,前年从的军,没想到竟阵亡在安西,唉,是命啊!”

    说到这里,老人叹了一口气,又指了指屋内道:“接到五郎阵亡的消息,他娘悲伤过度,也病倒了,发的抚恤金全都用来抓药,也不见什么起色。”

    张焕的脸色异常严肃,他点了点头郑重地说道:“老丈请放心,张孝平娘的病我们会替她治好,他为国杀敌而阵亡,我们会替他赡养父母。”

    停一下,他又问道:“刚才听老丈说已拿到了抚恤金,我想知道实际上拿到了多少?”

    “这有点难说,我们拿到三十贯,也有人家拿到四十贯,还有人家拿到了五十贯。”

    张焕的脸立刻沉了下来,“这是为何?不是说士兵的首笔抚恤金一律五十贯吗?”

    “是五十贯,不过还有些选择。”老人连忙解释道:“一口棺木和一块坟地折合十贯,五亩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