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玉才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古本水浒传 > 第二十九回 黄蜂岭病关索扬威 九里墩拚命三除害

第二十九回 黄蜂岭病关索扬威 九里墩拚命三除害(1/2)

    话说当下石秀向宋江说道:「小弟原籍金陵建康府人氏,当年因随叔父出外贩卖羊马,叔父半途亡故,俺又消折了本钱,回乡不得,流落蓟州,卖柴度日。后幸遇着哥哥杨雄,结拜异姓兄弟,辗转来此聚义,直到今日。前日张二哥、穆大郎等回乡,俺也动过念头,只不曾对兄长说。俺想起家里那位婶婶,当初俺幼小时节,父母都死了,只剩得俺一身,好生苦恼,幸得叔叔看顾,婶婶费尽心力。却将俺抚养成人,偌大恩德,一点没有报答,心上老大难过。俺自出外以来,叔父又死,一别数年,家中只剩她一人,不知如何过活。俺每思想起来,心中如油煎一般,几次想去探望。不料前日兄长又赏下一匹绸子,俺见了这土物,更自乡思难遣。如今再不延迟,拟明后日便行,不知兄长答应么?」宋江道:「哪有不允之理,贤弟要走,待愚兄后日饯行。」石秀大喜。杨雄叫声:「兄弟,你独自回乡,途中怎不寂寞,待俺伴你前去。」石秀道:「怎好有累哥哥!」杨雄道:「自家兄弟,休如此说。」宋江说道:「此去建康路途遥远,有人做伴,那是再好没有了!」当日酒阑筵罢,众人各散。到了后日,杨雄、石秀收拾一切,打拴好包裹,换上客商衣服,挂口腰刀,提条哨棒,便来众头领前辞别,有的都送下山去。只见山前亭子内,宋江早摆下送行酒席,又取出两大包金银,相赠杨雄、石秀做路费。二人拜受,藏放在包裹里,吃了几巡酒,宋江把个上马杯,叮嘱一番。二人拜过宋江,又和众头领作别,只见各自背上包裹,提着哨棒,大踏步下山而去。这里西山关上,宋江另行派人镇守,不在话下。

    再说杨雄、石秀离了梁山泊,向江南建康进发,路上免不得饥餐渴饮,夜宿晓行。不止一日,那日走到徐州地界,只见迎面一座高山,山下一带都是林子,山势高峻,树林丛密。杨雄叫声:「兄弟,这所在也险恶,提防有大夥在内。」石秀道:「他要是活得不耐,来太岁头上动土!」说话刚罢,只听得一棒锣声响处,林子里拥出一干强人。为头一个大王,高声叫道:「会事的留下买路钱过去!」杨雄道:「如何?那话儿真个来也。」石秀道:「看仔细,且自上去!」杨雄紧一紧背上包裹,拖了哨棒,大踏步直沖将去,石秀跟着向前。那大王喝道:「兀!那汉子,若不留下金银,管教你一刀两段!」杨雄哈哈大笑,将哨棒一举,直抢过去;那大王放开脚步,拔刀就斗。这大王哪里是杨雄对手,不到五七个照面,吃杨雄只一棒,打倒地上。杨雄便把哨棒高高举起,要打大王。那大王仰天叫道:「俺死也不惧,将来宋公明自会替俺报仇。」杨雄连忙住手,喝道:「你说什么?」那大王道:「俺说宋公明替俺报仇。」杨雄道:「宋公明是梁山泊头领,你却何由认得?」那大王道:「俺自认得。你要杀便杀,不必多言。」杨雄大怒,重行举起哨棒待打,忽又猛然省得,说道:「俺且问你,这里是何地名?说话得对时,饶你性命!」那大王道:「这里是徐州地界,这山冈叫做黄蜂岭,你待怎生?」杨雄一听,立将哨棒放下,叫那大王赶紧起来,俺有

    话说。那大王就从地上爬起,拾了自己的刀。杨雄看时,石秀仗了一条哨棒,正在赶打那班喽啰。便高声叫道:「兄弟休要动手!」杨雄连叫好几声,石秀方才听见,倒拖杆棒回来。杨雄便对那大王说道:「俺乃梁山泊病关索杨雄。这是俺的兄弟拚命三郎石秀,俺二人因事上金陵建康府去,打从此地经过,争些儿闹出大事。」那大王听说,慌忙弃了兵器,纳头便拜道:「怪道这般好武艺,原来是二位头领,适才多多冒犯,幸勿见怪!」石秀道:「不知者不罪,你且起来!」那人起身,只见喽啰远远地立着,张头探脑,便叫:「孩子们都上来,快见了梁山泊两位头领。」那喽啰一齐上来,对杨雄、石秀乱磕头。一个喽啰就拾起地上兵器,一个喽啰却拾一顶头巾,送上给大王戴了。那大王说道:「小人胡六,还有一个结义兄弟阮八,见在山上。前日因为仰慕梁山泊大寨,差人奉献金帛,倾心归附。俺一向想来山东,拜见宋公明和众头领,只为没得闲暇,不曾前来;今日天赐其便,难得二位在此经过,便请上山,使小人略尽孝敬,幸勿坚却。」杨雄、石秀见他诚意相邀,也不推辞,跟了径走。行到半山,只见一个大王引数十喽啰,正急忙忙奔下山来,这个便是阮八。胡六便唤:「兄弟哪里去?」阮八道:「你不是被一个汉子打倒么?俺特下山救你。」胡六笑道:「没事了,只是接着梁山泊两位头领。」说着,指了杨雄、石秀二人,叫他相见。阮八率喽啰拜过,便转身在前引领,直引到聚义厅上,忙忙的宰猪杀羊,排下丰盛筵席,当晚庭上高张灯火,大吹大擂,宴请杨雄、石秀,直吃到半夜方散。杨雄、石秀就宿在山上。次日,胡六、阮八又自相留,杨雄、石秀要紧回乡,吃过一顿东西,背上包裹,提了哨棒就走,两位大王只得相送下山,订了后会而别。

    且说杨雄、石秀下了黄蜂岭,一路遄奔,那日乡关在望,早到建康府了。二人进城,已是傍晚时分,石秀在前,杨雄在后,迤逦走到东校场左近,自家门首一望,只见墙坍壁倒,门户零落,蛛丝网满布屋角,乱草长没人膝,早是一所空屋架子,哪里还有人居住。石秀呆了好半晌,长叹一声,回身便走。不百步路,走过一家门前,见一位六七十岁的老公公,搀一个三四岁的孩子,正在逗着玩笑。石秀走将过来,和老公公打个照面,听得「呀」了一声,石秀住步。只见那老公公睁大眼睛,不住的把石秀打量,口里却问道:「你不是石三郎么?如何今日才回乡?」石秀含糊应了一声,说道:「公公可是李公?一别多年,俺倒有些眼生了。」李公应声:「正是。」便请二人进来拜茶。石秀正要寻人问讯,便招了杨雄,跟着李公直到堂上,放下包裹,哨棒,李公让二人坐了,一个妇人出来把孩子抱去。半晌,李公端上茶盘,请二人用茶。却叫道:「三郎兄弟,你的身材状貌,当年俺是看惯的,你虽眼生,俺却一见就认得;但不知这位是谁?」石秀道:「这是俺的结义哥哥王大。」李公道:「兄弟,你望了家也未?你的婶婶已亡故了。」石秀道:「正要请问公公,便请见告!」李公道:「自你叔侄出外,一去多年,你婶婶日夜盼望,竟终年没有一点消息。因而她时常啼啼哭哭,只说两个人出外,哪有一个归家也好,谁想到一双不见,兀的不令人想煞。她后来气苦过了,流乾了眼泪,双目失明;又且孤身无伴,衣食不济,常自忍饥受饿,穷苦万分,教她如何打熬得下,不久就此死了。」石秀想起当年婶娘抚养之恩,禁不住流下痛泪。好半晌,说道:「公公,以后如何?」李公道:「她死了,便由四邻出主,买一具棺木,将她收殓了,埋葬在这里七棵松地处,今日天色已晚,你要祭扫的话,明日自去。」石秀说:「好。」当日天色已晚,李公留二人在家过夜,石秀也不推辞,径自歇下。李公进内吩咐媳妇,去厨房里煮下鱼肉,又打了好酒,将出来请二人吃。一面又去厢房中安排床铺,